时间: 2025-04-21 22: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2:57:29
龙门宾客会龙宫,
东去旌旗驻上东。
二八笙歌云幕下,
三千世界雪花中。
离堂未暗排红烛,
别曲含凄飏晚风。
才子从今一分散,
便将诗咏向吴侬。
在龙门宴会上,宾客齐聚于龙宫;
东去的旌旗停驻在上东。
二八佳人的笙歌在云幕下响起,
三千世界都笼罩在雪花之中。
离别的堂前还未暗下,点亮红烛;
离别的曲子在凄凉的晚风中回荡。
才子们从今以后各自分散,
只好将诗歌吟唱给吴侬(吴地的人)。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作品多以政治、人生、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充满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离别之情。福先寺是他与友人相聚的地方,雪中的离别,加深了诗的情感和意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大雪的意境,展现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思考。开头两句描写了龙门宾客的盛大场面,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但随即转入离别的沉重。二八佳人的笙歌在云幕下,形成了一种浪漫而又凄凉的对比,仿佛在告诉人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利用“红烛”和“晚风”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凄凉感。红烛代表着即将熄灭的光亮,晚风则增添了几分伤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感慨,虽分散但友情依然存在,才子们的诗歌将继续传唱,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祝福。离别虽令人伤感,但友情与文化的传承将永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八”指的是:
A. 二十岁
B. 十六岁
C. 二十二岁
D. 十二岁
“离堂未暗排红烛”中的“红烛”象征着:
A. 欢乐
B. 离别
C. 未来
D. 忧伤
诗人所指的“吴侬”是指:
A. 同乡
B. 朋友
C. 吴地的人
D. 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