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 其二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1:00:38

诗句

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

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38

原文展示:

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
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梦中劳心任用贤才,登上帝位享受春秋富贵。
想要实现东边人的美好愿望,却何必担心杞国的忧虑。
长杨树下收回羽骑,太液湖边停泊龙舟。
唯有华丽的衣冠依然存在,每年都在伤感的月光下游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任贤:任用贤能之人。
  • 梦寐:在梦中,意指内心深处。
  • 登位:登上帝位。
  • 东人:指东边的人民,暗指国家的期望。
  • 宁虞:宁可不担心。
  • 杞国:古代杞国,以忧虑著称,常用于比喻。
  • 长杨:长杨树,传说中的神树。
  • 羽骑:指羽毛装饰的骑士或马。
  • 太液:指太液池,古代名胜。
  • 衣冠:华丽的衣服和帽子,象征地位。
  • 怆月游:在月光下感到伤感,游荡。

典故解析:

  • 杞国忧:源自“杞人忧天”的典故,意指不必要的忧虑。
  • 长杨:古代传说与神话相关,象征着长久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溪,号污雪,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歌、散文及古文,作品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细腻。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

写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权力更迭之际。诗作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悼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挽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已故皇帝的哀悼与对理想治国之道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梦寐”与“富春秋”的对比,展现了即使在梦中也要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的决心,同时也隐含了对已故皇帝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尽管面对外部的忧虑,仍希望能实现民众的幸福。此处的“杞国”则暗示了不必要的担忧,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用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忧伤的氛围,长杨树下的羽骑与太液湖上的龙舟,带来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着历史的变迁。最后一句“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则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哀伤。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任贤劳梦寐:在梦中也要担心国家的事,表现出作者对责任的承担。
  2. 登位富春秋:借春秋之美,象征权力与富贵的期盼。
  3. 欲遂东人幸:希望能实现百姓的美好愿望,表达出对民众的关心。
  4. 宁虞杞国忧:宁可不去担心外部的忧虑,专注于理想。
  5. 长杨收羽骑: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一种静谧的氛围。
  6. 太液泊龙舟:同样借自然景象表达历史的流逝。
  7. 惟有衣冠在:对过去辉煌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8. 年年怆月游:在每年的月光下感到伤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长杨、太液)传达情感。
  • 比喻:将理想与现实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已故皇帝的悼念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化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杨:象征长久的美好与希望。
  • 羽骑:象征理想中的英勇与美好。
  • 太液:象征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任贤劳梦寐”中的“梦寐”指的是什么?

    • A. 梦中
    • B. 劳动
    • C. 忘记
    • D. 宁静
    •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杞国”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不必要的忧虑
    • C. 富贵
    • D. 战争
    • 答案:B
  3. “年年怆月游”中的“怆”表示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伤感
    • C. 愤怒
    • D. 平静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更为悲壮的情感。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伤感,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禹锡集》

相关查询

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 端平甲午踏槐前记梦中作 读易书怀 丁家洲 登六和塔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秤锤峡 长风峡避风和全父背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胜缘 兀字旁的字 丧邦 销声避影 诗扇 蚍蜉戴盆 飞声腾实 布述 包含抵的成语 包含磐的成语 澄心涤虑 足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半间不界 魚字旁的字 诐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