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8:24
汉室传经后,唐朝旧族家。
柔明惟典则,专静辍纷华。
得配同高寿,流光固未涯。
定应知去路,门外列三车。
在汉朝传承经典之后,唐朝的旧家族依旧辉煌。
温文尔雅的风度,遵循着礼法,专心致志地远离繁华的世俗。
能够享有长寿的恩典,光阴似箭,依旧没有尽头。
想必应该明白人生的去向,门外停放着三辆马车。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德裕,号惟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人生,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李之仪在诗中通过追溯汉唐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忧虑与理想。
《杂挽诗四首 其三》通过对汉唐历史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首联“汉室传经后,唐朝旧族家”承接历史,展现了汉唐两代的文化传承与旧世家族的荣光。接下来的“柔明惟典则,专静辍纷华”则表现出诗人对温文尔雅、遵循礼法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浮华世界的拒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在“得配同高寿,流光固未涯”中,诗人抒发了对长寿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激励人们珍惜光阴,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最后一句“定应知去路,门外列三车”更是将人生的选择与方向引入思考,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选择与未来的多样性。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出李之仪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是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历史的回顾与人生的思考,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汉室”指的是哪个朝代?
“流光固未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三车”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之仪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沉思,但李之仪更偏重于对传统文化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