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挽诗四首 其四

《杂挽诗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2 04:44:24

诗句

子令钦平昔,多惭接俊游。

升堂称有志,执奠叹无由。

逝水空归壑,春风忽变秋。

箫声到原尽,千载想风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24

原文展示

《杂挽诗四首 其四》
作者:李之仪

子令钦平昔,多惭接俊游。
升堂称有志,执奠叹无由。
逝水空归壑,春风忽变秋。
箫声到原尽,千载想风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朋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子令”指的是某位朋友,诗人对他多有惭愧,觉得自己没有与他相匹配的才能。虽然在理想中渴望成就,但现实中却没有实现的可能。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而春风转瞬间就变成了秋风。最终,箫声在原野上消散,千百年来依然怀念那些风流倜傥的岁月。

注释

  • 子令:指某位朋友的称呼,带有尊敬之意。
  • :恭敬,敬佩。
  • 平昔:指从前,往昔。
  • 接俊游:交往于才华出众的人。
  • 升堂:比喻获得成就或地位。
  • 执奠:执杯奠酒,表示庆祝或祭奠。
  • 叹无由:感叹没有实现理想的机会或途径。
  • 逝水:流逝的水,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春风忽变秋:春天的风转眼间就变成了秋天,象征时间的飞逝。
  • 箫声:古代的一种乐器声,常用于表达哀伤或怀念。
  • 原尽:指乐声消散在原野上。
  • 千载:千年,长久的时间。
  • 风流:风采与风度,指才华出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允升,号庐山,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而灵动,擅长咏怀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志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之仪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回顾阶段,常常怀念往昔的朋友与时光,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杂挽诗四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全诗以“子令”开篇,直接引出诗人与某位朋友的关系,表明了他对这位朋友的敬重与惭愧,似乎在暗示自己在成就上的不足。接下来的“升堂称有志,执奠叹无由”,更是流露出一种未能实现理想的无奈与失落。

“逝水空归壑”一句,通过比喻展现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水流归入深壑,暗示人生的经历与追求最终都将消逝。而“春风忽变秋”,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强调了光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箫声到原尽,千载想风流”,用箫声的消散表现对过去风流人物的怀念,既有对友人的追忆,也有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达到一种深沉的凄凉。李之仪通过这一系列意象,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感伤而又优雅的氛围,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能引发对自我经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令钦平昔:对朋友的称呼,表达了深厚的敬意和怀念。
  2. 多惭接俊游:内心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与优秀的朋友相比有所不足。
  3. 升堂称有志:虽有志向,但实际成就却不如意。
  4. 执奠叹无由:在庆祝的场合感叹无奈,无法实现理想。
  5. 逝水空归壑:时间如流水,最终归于无尽的深渊。
  6. 春风忽变秋:春天的生机转瞬即逝,象征着人生的变化。
  7. 箫声到原尽:音乐声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结束。
  8. 千载想风流:长久以来对朋友的怀念与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升堂”、“执奠”等,构成整齐的对称。
  • 象征:春风与秋风象征生命的不同阶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回忆和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令:象征友谊与敬意。
  • 逝水: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春风与秋:象征生命的不同阶段与变化。
  • 箫声:象征美好回忆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之仪的《杂挽诗四首 其四》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惋惜
    B. 欢喜与庆祝
    C. 对未来的期待

  2. 诗中“逝水空归壑”中的“逝水”比喻什么?
    A. 友情
    B. 时间
    C. 春风

  3. “千载想风流”中“千载”指的是?
    A. 一年
    B. 一千年
    C. 很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白居易的《琵琶行》:感叹人生与时光流逝。

诗词对比

  • 李之仪与杜甫在表达对友谊的怀念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诗更倾向于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李之仪则更注重内心感受与情感的细腻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之仪诗集》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其一 喝火令 海棠 从人求花 次韵道辅旅怀见寄 戏赠世弼用前韵 钱忠懿王画像赞 谢张宽夫送(左木右上凶乂换※下ハ夂)耳颂 谢人惠茶 采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半壁江山 公账 大字旁的字 玉毁椟中 发号布令 灵亮 金字旁的字 作杯 洒心更始 包含撄的词语有哪些 遗臭无穷 毛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清心寡欲 中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