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5:33
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二
平生所愿识荆州,别乘还容接胜流。
异日崩腾惊海面,新诗清绝似槎头。
常嗟盛事千年隔,谁谓馀光一旦收。
便觉诗源得三昧,目中无复有全牛。
我一生所愿是能识得荆州,偶尔乘舟归来,能够与江流相接。
将来有一天,浪潮崩腾,惊动海面,新作的诗歌清绝如同桅杆顶端的风帆。
常常感叹盛况已过千年,谁说那遗留的光辉只能在一瞬间收回?
我便觉悟到诗的源泉已得其三昧,眼中再也看不见那完整的牛。
作者介绍:李之仪(约1053-1117),字惟信,号君白,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及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当时的南宋社会,文人之间的交往和诗歌的对韵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在诗中,李之仪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李之仪的《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的开篇表达了作者对荆州的向往,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接着,诗中描绘了“异日崩腾惊海面”的壮观场景,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在诗的后两句,李之仪常常感叹于千年后的盛事已逝,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然而,诗的结尾却是一种解脱与领悟,诗人通过对诗源的领悟,显示了他对创作的深刻理解,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诗中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李之仪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新诗清绝似槎头”)、对仗(如“平生所愿”与“别乘还容”)、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生动的场景,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李之仪的“荆州”象征了什么?
诗中“新诗清绝似槎头”的意思是什么?
“常嗟盛事千年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B,2-B,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与苏轼的诗作都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但李之仪更侧重于自我内心的领悟,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外在景象的描绘与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