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行路难 其五十四

《行路难 其五十四》

时间: 2025-05-05 09:42:18

诗句

望去山腰一缕烟,到来钟梵肃诸天。

道人已习头陀行,为乞蓑衣与种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2:18

原文展示:

望去山腰一缕烟,到来钟梵肃诸天。
道人已习头陀行,为乞蓑衣与种田。

白话文翻译:

远望山腰处飘出一缕炊烟,走近时听到钟声在空中回响。
修道的人已经习惯了头陀的生活,向人乞求一件蓑衣与片田地。

注释:

  • 缕烟:细小的烟,指从炊烟中看到的轻烟。
  • 钟梵:钟声与梵音,形容寺院的钟声,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 道人:修道之人,通常指道教的修行者。
  • 头陀行:一种修行方式,意指以乞讨为生,行走于世。
  • 蓑衣:一种用草或竹子编制的雨衣,常用来防雨。
  • 种田:种植农作物,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头陀:源于佛教,指行乞修行的僧人,强调简朴生活。
  • 梵音:指佛教的经典音乐,常常在寺庙中响起,与修行生活相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澄之,清代诗人,生于1712年,卒于1773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修道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尘世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开头的“望去山腰一缕烟”,让人感受到远方的乡愁与人间烟火气,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山间小道。接着“钟梵肃诸天”,则传达出一种庄严的氛围,钟声回荡在天地之间,仿佛提醒着人们修行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道人已习头陀行”,表现出修道者在喧嚣尘世中选择了简朴的生活,乞求蓑衣与田地,体现了对世俗物欲的淡泊。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钱澄之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山水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体现了诗人心灵的独立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去山腰一缕烟”:通过远望,诗人看到山腰处的炊烟,既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也营造了自然的氛围。
  2. “到来钟梵肃诸天”:走近后,耳边响起的钟声与梵音,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仿佛与天地对话。
  3. “道人已习头陀行”:表明修道者已经习惯了这种简朴的生活,体现了对物质的放下。
  4. “为乞蓑衣与种田”:最后一句揭示了修道者的生活方式,强调了简单自足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缕烟”与“钟梵”比喻生活的简单与内心的宁静。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放下,体现了修道者的内心追求与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腰:象征着人世的纷扰与自然的宁静。
  • 缕烟:代表着世俗生活的温暖与人间情感。
  • 钟声: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召唤。
  • 道人:象征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钱澄之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的“道人”主要代表什么?

    • A. 读书人
    • B. 修道者
    • C. 农民
    • D. 游客
  3. “一缕烟”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安宁
    • C. 怨恨
    •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诗,强调回归自然与田园生活。

诗词对比

  • 钱澄之的《行路难 其五十四》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修道者的生活状态,后者则强调田园的宁静与安逸。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王昭君 古意 中流曲(一作古意) 相和歌辞。采莲曲 魏宫词 怨词二首·其一 杂曲歌辞。丽人曲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 相和歌辞。子夜冬歌 从军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唐的词语有哪些 风流云散 龜字旁的字 血流漂卤 无功而禄 讨欢 绞丝旁的字 拔萃出群 拔萃出群 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春寒料峭 提手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包含矛的成语 二心两意 余景 轨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