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1:39
原文展示:
吾闻泰山之巅不可以走马,吕梁之壑不可以荡舟。
伯昏下垂二分足,丈人被发且习流。
乃知岩形外张非至险,至险伏在阴之幽。
我将探索之,不可得其繇。
前揖问夫子,劝我长归休。
我听说泰山的顶峰不能骑马而行,吕梁的深谷也不能划船。
伯昏的脚悬空两分,老者披发且习惯了流浪。
于是我知道,山岩的外形并不是真正的险峻,真正的险峻藏在阴暗的幽境之中。
我想要去探索这些险境,却无法找到其路径。
于是我前去向先生请教,他劝我还是回去休息吧。
作者介绍:李锴是清代的诗人,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观。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社会动荡和个人内心困惑的背景下,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无奈与迷茫。
《行路难二首 其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寻。诗中通过对泰山与吕梁的描述,表达了面对高峰与深谷的无奈,暗示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与险阻。诗人以“前揖问夫子”作为结束,表达了对智慧的渴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迷惘。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险”的分析,揭示了真正的困难往往藏在表象之下,呼应了人生的复杂性。
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深思。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更多的是在通过自然反映内心的挣扎与寻求,借此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险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强调了生命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对智慧的渴求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行路难二首 其二》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泰山之巅”象征着?
“我将探索之,不可得其繇”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