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1:30
题真妃出浴图
作者: 周端臣 〔宋代〕
百媚千娇出浴时,君王凝盼转魂迷。
香肌犹恐红绡重,可忍他年践马蹄。
这首诗描绘了真妃出浴时的美丽姿态,君王为之痴迷,目不转睛。那光滑的肌肤怕是被红绡(轻纱)遮蔽得太重,难以展现真实的美丽。她更是心中惶恐,未来可能遭受马蹄践踏的命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真妃”是历史上著名的妃子,通常指的是因美貌而受到皇帝宠爱的女子。诗中通过“出浴”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脆弱,暗示了美丽背后的命运无常。
作者介绍:
周端臣,生活在宋代,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女性美的赞美,以及对权力和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宋代的宫廷环境,此时的宫廷生活奢华而复杂,女性地位虽高,但命运往往受制于权力与政治斗争。周端臣通过对真妃的描绘,反映了这一背景下女性的美丽与脆弱。
这首诗以“出浴”为起点,描绘了真妃出浴时的美丽与魅惑,展现了女性的娇媚。首句的“百媚千娇”不仅形容了真妃的美丽,也暗示了她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接下来的“君王凝盼转魂迷”,则表现了君王对她的深深迷恋,强调了她的魅力足以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诗的情感并不仅仅停留在赞美之上,后两句则流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香肌犹恐红绡重”,不仅是对美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感慨。红绡的重压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和对美的保护,同时也暗示着美丽的脆弱。最后一句“可忍他年践马蹄”,则以马蹄的意象暗示了未来的苦难和命运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命运的感叹,展现了女性在权力和美丽之间的复杂处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真妃美丽的描写,反映了美丽与命运的纠葛,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揭示了美丽背后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真妃”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赵飞燕
B. 王嫱
C. 甄氏
D. 何妃
诗中提到的“红绡”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束缚
C. 幸福
D. 自由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兴奋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题真妃出浴图》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