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23
好事近(初春)
作者:郑獬 〔宋代〕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
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
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在江边探寻春意复苏,正是早梅花盛开的季节。
两行小槽上双凤飞舞,正如凉州的初春刚刚展现。
谢娘牵着绣花鞍子下马,红靴踩着残存的雪。
归去时不需要银色烛光,山头的明月自会照亮归路。
作者介绍:郑獬,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传达了对新生和希望的向往。
《好事近(初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以江边的春景引入,瞬间带给读者一种春意融融的感觉。早梅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清新和希望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行描绘了骑马的情景,“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通过“双凤”的意象,增添了生动与活力,表现出春天的生机。谢娘的出现,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具体,红靴与残雪的对比,象征着春天的温暖逐渐驱散冬天的寒冷。
最后两句“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更是传达了浓厚的生活哲学:在春日的明月下归去,一切都显得温暖而宁静。这种意象不仅令人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感悟。整首词作清新脱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到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传达出鲜明的自然美与人情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早梅”代表什么季节?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谢娘扶下绣鞍来”中的“谢娘”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女子
C. 一位神话人物
D. 一位贵族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失落的爱情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好事近(初春)》这首词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