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26
原文展示:
除夕 李攀龙 〔明代〕
夜色萧条雪满庭,唯应浊酒见漂零。 关门忽散真人气,沧海还高处士星。 一自倦游拚谢客,遂因移疾罢传经。 春风明日长安道,依旧王孙草又青。
白话文翻译:
夜色中,庭院里积雪满地,显得格外萧条。只有浊酒陪伴着我,感受着漂泊的孤独。 关上门,忽然感觉到真人的气息消散,而远处的星辰依旧高悬在沧海之上。 自从厌倦了游历,我便决心谢绝客人,于是因为身体不适而停止了传授经典。 春风即将吹拂长安的道路,那里的王孙草又将重新变绿。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尤以五言古诗见长。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除夕之夜,诗人通过描绘夜色中的雪景和自己的孤独感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的“真人”和“处士”形象,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的雪景为背景,通过“夜色萧条雪满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诗中的“浊酒”和“漂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后两句通过对“真人”和“处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最后两句以春风和青草为象征,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人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雪景和自己的孤独感受,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的“真人”和“处士”形象,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真人”指的是什么? A. 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 B. 普通人 C. 神仙 答案:A
诗中的“处士”指的是什么? A. 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B. 官员 C. 商人 答案:A
诗中的“浊酒”象征着什么? A. 孤独和漂泊 B. 欢乐和庆祝 C. 清新和纯洁 答案:A
诗中的“春风”和“王孙草”象征着什么? A. 新生和希望 B. 寒冷和孤寂 C. 结束和告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