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桑子(秋日丁香)

《采桑子(秋日丁香)》

时间: 2025-05-03 22:34:06

诗句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

点缀红酥。

此际多应别处无。

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

香透帘帏。

谁向钗头插一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4:06

采桑子(秋日丁香)

作者: 王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点缀红酥。此际多应别处无。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香透帘帏。谁向钗头插一枝。

白话文翻译:

春风巧妙地吹拂,这一轮的花朵盛开,细细看来是多么用心的装点。此时此刻,恐怕别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景致。美人不再与花争辉,真是辜负了这春光的美好。香气透过窗帘,谁又会在发钗上插一枝花呢?

注释:

  • 飞次:形容春风的轻盈和频繁。
  • 红酥:指红色的花朵,形容娇嫩。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 芳菲:形容花草的美好和芳香。
  • 钗头:发钗的顶部,通常用于插花或装饰。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对春风、花朵、美人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惜春情怀。诗中提到的“玉人”与“芳菲”暗含了对自然与人间美好的双重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字仲华,号元白,宋代词人,其词风多以清丽见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美。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秋日,正值丁香花期,诗人借鉴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秋日丁香的惋惜和美好之情。

诗歌鉴赏:

本词通过对春风与丁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飞次春风巧”引入,给人一种轻盈而灵动的感觉,仿佛春风轻抚过面颊,带来温暖和生机。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花朵的娇嫩,暗含对自然之美的赞赏。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之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惋惜,“此际多应别处无”表达了对这份美好独特性的感慨。最后,诗人以“香透帘帏”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感叹美丽的事物总是如此短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番飞次春风巧”:春风轻柔地吹过,似乎是精心安排的。
    2. “细看工夫”:细细观察,发现其中的用心。
    3. “点缀红酥”:花朵如红酥般娇嫩,形象生动。
    4. “此际多应别处无”:此时此刻,恐怕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美景。
    5. “玉人不与花为主”:美人不再与花争辉,似有遗憾。
    6. “辜负芳菲”:对春光的辜负,感叹美好易逝。
    7. “香透帘帏”:香气从帘子间透出,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8. “谁向钗头插一枝”:问谁会在发钗上插一枝花,暗示对美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红酥,形象细腻。
    • 拟人:赋予美人和花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 诗中用词讲究,形成对称美。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生命的感叹,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生机与柔情。
  • 红酥:代表自然界的美好与脆弱。
  • 玉人:象征人间美的存在。
  • 芳菲: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番飞次春风巧”中的“飞次”意指什么?

    • A. 笨拙
    • B. 轻盈
    • C. 强烈
    • D. 缓慢
  2. “玉人不与花为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争宠
    • B. 忧伤
    • C. 欢喜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炎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慨,但王炎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 庞道者名悟超赞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 雨晴过石塘留宿赠大中供奉 次韵和魏主簿 承天宝禅师赞 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祷南岳回至襄阳舍 寄六祖范和尚颂 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帀筵 鬼字旁的字 鸮鸣鼠暴 狆苗 竹字头的字 出夷入险 香字旁的字 破戒 牙刷 丢魂失魄 亠字旁的字 咫尺颜 包含炒的词语有哪些 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金石声 薪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