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23
水龙吟 梅雨
作者: 吴本嵩 〔清代〕
绿杨溪水平桥,雨声一夜新荷碎。
沈沈庭院,濛濛屏障,厌厌残醉。
细浥牙笼,顿宽筝柱,又寒鸳被。
听鹈鸪相唤,矶头池角,报帘外东风腻。
烟霭欲明还未。但闷压晚来天气。
汗粉生潮,酒香成晕,不关珠泪。
极浦苍茫,野田弥漫,阻人归骑。
正梅黄迤逗,闺中心性,似伊滋味。
在绿杨掩映的溪水旁,水平的桥上,雨声在一夜之间打碎了新开的荷花。
庭院深沉,雨雾迷蒙,令人厌倦的残醉。
细雨浸湿了牙笼,筝柱也稍稍放宽,寒鸳依偎在被中。
听见鹈鸪在呼唤,在矶头和池角,报晓的东风正湿润着帘外的空气。
烟霭欲明却未明,闷热的天气压得人透不过气。
汗水和粉香混合在一起,酒香成雾,和珠泪无关。
极目远望,苍茫的水边,野田弥漫,阻挡了归骑的路。
正是梅花黄昏时,闺中之思,似乎又回到她的滋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本嵩,清代诗人,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事。他的作品多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丽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雨季节,描绘了雨中庭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感悟的沉思。
《水龙吟·梅雨》是吴本嵩以梅雨为题材创作的一首词。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中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开头两句以“绿杨溪水平桥”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潮湿的氛围,随之而来的“雨声一夜新荷碎”则让人感受到雨水对自然的冲击和生命的脆弱。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在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沈沈庭院,濛濛屏障”展现出一种封闭的空间感,似乎将自己置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诗人用“厌厌残醉”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疲惫与无奈,细腻的情感在此刻愈发明显。此外,诗中描绘的“鹈鸪相唤”则引入了自然的声音,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呼唤和对春天的渴望。
诗的最后几句“极浦苍茫,野田弥漫,阻人归骑”则暗示了对归属感的追寻与向往,诗人在梅雨的季节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心灵的迷惘,最终回归到对情感的思考,尤其是“似伊滋味”的情感暗示,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雨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探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荷”象征什么?
A) 脆弱的生命
B) 生命的坚韧
C) 对未来的希望
“鹈鸪相唤”意在表达什么?
A) 孤独
B) 自然的声音
C) 对爱情的渴望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迷惘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水龙吟·梅雨》均以自然为背景,前者强调个人的思乡之情,后者则聚焦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汇,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