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6:29
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
无为道士三尺琴, 中有万古无穷音。 音如石上泻流水, 泻之不竭由源深。 弹虽在指声在意, 听不以耳而以心。 心意既得形骸忘, 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
这位无为道士弹着三尺长的琴,琴中蕴藏着万古流传的无穷音韵。琴声如同石头上的流水,涓涓不绝,源头深厚。弹琴的虽然是手指,但音声的传达却在于心意。听琴的人如果用心去听,而不是仅用耳朵,那么就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此时心灵的领悟让身体与形骸都消散了,自己也不觉天地间的白昼、愁云与阴霾。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上以散文、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古文运动,倡导“文以载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道教文化及其与音乐的关系。诗中通过描写道士弹琴,寄托了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思考,表达了对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
本诗以无为道士弹琴为主线,展现了音乐与心灵的深刻联系。诗的开头便用“无为道士三尺琴”引出琴声,强调了道士的身份和琴的短小,却蕴含万古之音。诗中对琴声的描写非常生动,通过“音如石上泻流水”这一比喻,表现出琴声的自然流畅与深邃。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弹虽在指声在意”的哲理,指出音乐的真正内涵在于心灵的感悟,而非单纯的听觉。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一个更为深邃的境界,即“心意既得形骸忘”,表达了通过音乐达到忘我境界的体验。这种境界让人超越了世俗的烦恼,融入了自然的和谐之中。整首诗意境高远,既有道教的哲学思考,又包含了音乐的美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道家无为思想的推崇,展现了音乐如何帮助人们超越世俗,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无为道士”主要代表了什么思想?
A. 追求功名
B. 强调自然与内心
C. 重视权力
填空题:诗中“音如石上泻流水”比喻琴声的__与__。
判断题:本诗强调用耳朵去听音乐。(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欧阳修的《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现出对自然与音乐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音乐与心灵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