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二}

《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二}》

时间: 2025-05-02 10:51:09

诗句

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

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1:09

原文展示:

忆昔尝修守臣职,
先春自探两旗开。
谁知白首来辞禁,
得与金銮赐一杯。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过去曾担任守臣的职务,
在早春时节我亲自去探望两座旗帜的开启。
谁知道如今白发苍苍,我来辞别禁地,
竟得到了金銮赐予我的一杯酒。

注释:

  • 忆昔:回忆过去。
  • 修守臣职:担任守臣的职位,守臣是指负责守卫朝廷和国家的官员。
  • 自探两旗开:自己去探查看两面旗帜的开启,暗示对国家政事的关注。
  • 白首:指年老,白发苍苍。
  • 辞禁:辞别禁地,可能指的是离开某种限制或禁忌。
  • 金銮:指皇帝的象征,金色的龙椅。
  • 赐一杯:皇帝赐予我一杯酒,象征着荣宠和厚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古文运动的重要推手之一,主张清新自然的文风,并在诗歌、散文、史学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欧阳修年迈之时,他回忆起年轻时为国效力的经历,并感慨于年华的流逝和自身的变迁。诗中反映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开篇回忆起年轻时担任守臣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随着时光的推移,诗人已是白发苍苍,面临辞别的时刻,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最后一联提到“金銮赐一杯”,则意味着尽管经历了许多,依然得到朝廷的恩宠,显示出诗人在经历了政治风云变幻后仍然能够保持尊严和荣光。整首诗在情感上融入了怀旧与感伤,同时也体现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个人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尝修守臣职:回忆过去,我曾经担任守臣的职务,体现出对职责的承担。
  2. 先春自探两旗开:在早春时节,我亲自去查看两面旗帜的开启,表现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3. 谁知白首来辞禁:谁能想到,如今我已白发苍苍,来辞别这禁地,增添了人生的感慨。
  4. 得与金銮赐一杯:我竟然得到了金銮赐予的一杯酒,象征着荣宠与回报。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年轻时的责任与年老时的感叹进行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象征:金銮象征着皇权与荣宠,酒则代表着恩赐与祝福。
  • 反复: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替,反复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人生的无常及对国家的忠诚。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守臣:象征忠诚与责任,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 白首:象征衰老与人生的无常,反映时间的流逝。
  • 金銮:象征权力与荣宠,展现诗人所获得的认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首”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D. 小孩

  2. “金銮”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和恩宠
    C. 友谊
    D. 自然

  3. 诗人通过回忆过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幼稚
    B. 忧伤与怀念
    C. 快乐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苏轼在怀旧情感上的表达有相似之处,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而欧阳修则更加注重个人经历的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风格各有千秋,苏轼更为豪放,欧阳修则更为婉约细腻。

参考资料:

  • 《欧阳修集》
  • 《宋代文学与文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点绛唇 题刘石洲同年渡绣红园 点绛唇·叠韵和晦窗先生 点绛唇 曲榭 点绛唇·题心畬王孙山水小幅 点绛唇 其七 点绛唇 其二 点绛唇 点绛唇(酴醿) 点绛唇·闺情 点绛唇·一朵千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及的成语 独行独断 汽划子 屮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包含决的成语 氯酸钾 规重矩叠 采字旁的字 椿庭萱室 礼顺人情 九回肠断 五皓 引人瞩目 衣字旁的字 老老实实 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