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6:49
发舟
作者: 刘过 〔宋代〕
宝气亭前首问途,
清飚日日送籧篨。
丹枫无处不愁客,
白路有情如导吾。
青竹间垂任子钓,
紫鳞时掣季鹰鱼。
烟波渺渺江天晚,
水宿又听溪乌呼。
在宝气亭前我首先问路,
清风每天送来竹篱笆。
丹红的枫树无处不在,
白色的路上有情似导我。
青竹间垂钓任你自钓,
紫色的鱼时常被鹰捕捉。
烟波浩渺的江天在傍晚,
水边宿营又听到溪水的乌鸦叫声。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如“丹枫”、“青竹”等,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人生中的离愁与归宿。
作者介绍:
刘过,字彦修,号月汀,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诗词繁盛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表达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江边时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当时人们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愿望。
《发舟》以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江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首句“宝气亭前首问途”,开篇便引入了地点和情境,带有一种探寻的意味,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清风送来的竹篱,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丹枫无处不愁客”,则表达了秋天的到来带来的淡淡忧愁,枫叶的红色象征着即将离去的时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流逝。而“白路有情如导吾”,则是对人生道路的思考,白色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多样,诗人希望借此引导自己走向理想的方向。
最后的“烟波渺渺江天晚”,具备了诗的整体氛围,描绘了傍晚时分江天交融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意境。水边的乌鸦叫声,轻轻拂动了此时的静谧,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点滴,令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变迁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亭子叫什么名字?
A) 清风亭
B) 宝气亭
C) 江边亭
D) 竹影亭
诗中“丹枫”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秋天的离愁
C) 宁静的生活
D) 自然的美好
诗中“白路”代表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C) 自然的美景
D) 旅途的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