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40
原文展示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关闭蓬门谢绝来访的车马,因为害怕暑热更喜欢在小阁楼中避暑。
青苔嫩绿引来了鸟儿留下的痕迹,绿叶垂落带着虫子书写的痕迹。
从井中取出的寒泉有什么功效呢,用白羽扇邀请凉风的计划已经疏忽。
忍耐等待西风带来的一阵凉爽,碧鲈鱼和银白色的鱼脍意下如何。
注释
- 蓬门:指简陋的门,这里比喻诗人居住的地方。
- 谢来车:谢绝来访的车马,表示诗人闭门不出。
- 畏暑:害怕暑热。
- 小阁虚:小阁楼空旷,适合避暑。
- 鸟篆:鸟儿留下的痕迹,比喻自然界的痕迹。
- 虫书:虫子书写的痕迹,比喻自然界的痕迹。
- 寒泉:从井中取出的清凉泉水。
- 白羽邀凉:用白羽扇邀请凉风。
- 碧鲈银脍:碧鲈鱼和银白色的鱼脍,指美味的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大暑时节所作,表达了他对炎热天气的厌恶和对清凉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避暑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暑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厌恶和对清凉的渴望。诗中“蓬门久闭谢来车”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闭门不出的决心,而“畏暑尤便小阁虚”则进一步说明了他选择在小阁楼中避暑的原因。中间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青引嫩苔留鸟篆”和“绿垂残叶带虫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则表达了对清凉的期待和对美食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蓬门久闭谢来车:诗人长时间关闭蓬门,谢绝来访的车马,表达了避暑的决心。
- 畏暑尤便小阁虚:因为害怕暑热,诗人更喜欢在小阁楼中避暑,这里空旷凉爽。
- 青引嫩苔留鸟篆:青苔嫩绿引来了鸟儿留下的痕迹,比喻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 绿垂残叶带虫书:绿叶垂落带着虫子书写的痕迹,比喻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 寒泉出井功何有:从井中取出的寒泉虽然清凉,但诗人认为其功效有限。
- 白羽邀凉计已疏:用白羽扇邀请凉风的计划已经疏忽,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
- 忍待西风一萧飒:忍耐等待西风带来的一阵凉爽,表达了对清凉的期待。
- 碧鲈银脍意何如:碧鲈鱼和银白色的鱼脍意下如何,表达了对美食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鸟篆”和“虫书”比喻自然界的痕迹。
- 拟人:如“青引嫩苔”和“绿垂残叶”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青引嫩苔”与“绿垂残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炎热天气的厌恶和对清凉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门:简陋的门,比喻诗人居住的地方。
- 小阁虚:小阁楼空旷,适合避暑。
- 鸟篆:鸟儿留下的痕迹,比喻自然界的痕迹。
- 虫书:虫子书写的痕迹,比喻自然界的痕迹。
- 寒泉:从井中取出的清凉泉水。
- 白羽邀凉:用白羽扇邀请凉风。
- 碧鲈银脍:碧鲈鱼和银白色的鱼脍,指美味的食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蓬门久闭谢来车”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决心?
- A. 出门旅行
- B. 闭门不出
- C. 邀请客人
- D. 外出工作
-
“畏暑尤便小阁虚”中的“小阁虚”指的是什么?
- A. 小阁楼空旷
- B. 小阁楼拥挤
- C. 小阁楼破旧
- D. 小阁楼豪华
-
诗中“青引嫩苔留鸟篆”中的“鸟篆”比喻什么?
- A. 鸟儿的叫声
- B. 鸟儿的飞行
- C. 鸟儿留下的痕迹
- D. 鸟儿的羽毛
-
诗中“碧鲈银脍意何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清凉的风
- B. 美味的食物
- C. 美丽的景色
- D. 宁静的生活
答案:
- B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子翚《和晁应之大暑书事》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子翚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对炎热天气的厌恶和对清凉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