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54
疽溃中平甲子年,蒲蠃桑椹亦萧然。
幽州别是神仙土,谷石人间三十钱。
这首诗写的是在甲子年(公元1344年)中,疮疡溃烂的惨状,尽管蒲公英和桑椹依旧萧条。幽州(今北京一带)却是与世隔绝的仙境,而现实中人们为了生计只得到三十文钱。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历史题材,常以古人为题材,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风格清新而蕴含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年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经济困顿的时期,诗人借古人之事以抒发其对现实的思索与批判。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悲惨与现实的无奈。开篇的“疽溃”二字,直接传达出生命的苦痛与困境,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灾难。诗人用“蒲蠃桑椹”描绘自然景象,暗含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沉重感。随后,转向“幽州”的描写,意在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苦难中揭示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结尾“谷石人间三十钱”则是对现实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物质缺乏的情况下,精神世界的失落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无助,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间疾苦的同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对比使得理想与现实在强烈的反差中愈发显得悲凉,而“神仙土”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象征,反衬出现实的苦涩。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镜头,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苦难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历史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疽溃”在诗中主要指代什么含义?
“幽州”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的“谷石人间三十钱”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与杜甫《春望》相比,陈普的《咏史上·刘虞》同样关注历史,但杜甫更注重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而陈普则更强调个人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