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6:42
精卫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形微意良苦,前身葬长鲸。
天高不可诉,宿愤何时平。
欲填东海深,能使西山倾。
山倾海乃深,日夜空悲鸣。
精卫这只小鸟身形娇小,心意却极为苦涩,它的前身曾被埋葬于巨大的鲸鱼之下。天空高远而无从诉说,它心中的愤懑何时才能平息?它想要填满深邃的东海,竟能使西山倾斜。即使山倾斜,海依旧深,日日夜夜只剩空洞的悲鸣。
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小鸟,传说它是炎帝的小女儿,因为溺水而亡,化为精卫,每天衔木石试图填平东海,以报冤仇。这一典故表达了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无法实现的目标之间的冲突。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作者可能通过精卫的形象表达对命运的不屈服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本诗通过精卫的形象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意志。开篇以“形微意良苦”引入,揭示了精卫虽然身形微小,却承载着巨大的情感与理想。接着,诗人以“前身葬长鲸”暗示了精卫的前世悲惨,展现了命运的无情和个体的渺小。后续的“天高不可诉”表达了无处倾诉的无奈与愤懑,仿佛在呼唤对理想的渴望与对不公命运的控诉。
诗中“欲填东海深,能使西山倾”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精卫的决心与绝望。尽管其努力看似无用,但这种不屈的精神正是诗的核心所在。最后的“日夜空悲鸣”则将情感推向巅峰,表达了无尽的哀伤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精卫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勇敢追求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人类在绝望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测试:
精卫的前身是谁?
“天高不可诉”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欲填东海深”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