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4:36
哭德和伯氏六首
风尘何处托清魂,家世梅花水月村。
旧箧已无封禅稿,独邻渴病似文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风尘中寻找寄托的苦闷,回忆起自己的家世和故乡的梅花与水月。如今,旧箱子里已经没有什么封禅的文稿,唯有身边的渴望与病痛,恰如那文园中的孤独。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可能是在林景熙感到饱受世俗风尘困扰的时候写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开头两句“风尘何处托清魂,家世梅花水月村”中,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另一方面又渴望着一种理想的清净生活。梅花和水月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高洁理想,然而现实的“风尘”却让他难以实现这个理想。
接下来的两句“旧箧已无封禅稿,独邻渴病似文园”,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病痛。旧箱子里的文稿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消逝,而“渴病”则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仿佛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孤独与渴求始终存在。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困扰的无奈。
“风尘何处托清魂”中的“风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梅花水月村”象征着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
可以将林景熙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在《静夜思》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而林景熙则在此诗中融合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通过不同的意象展现了相似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