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44
初六日过鄱阳湖入相见湾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阻风两日卸高桅,
笑傲江妃縰酒杯。
及至绝湖才一瞬,
翻令病眼不双开。
芦洲荻港何时了,
南浦西山不肯来。
相见湾中闷人死,
一湾九步十萦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鄱阳湖游玩时的所见所感。两天遭遇逆风,船只难以前行,作者一边饮酒自得其乐,一边感叹。到达湖的尽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一度迷茫。岸边的芦苇洲和荻港,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这份孤寂。南边的水岸和西边的山似乎都不愿意靠近。相见湾内让人感到无比烦闷,走过这一湾却要反复徘徊,似乎永无止境。
此诗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但作者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反映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洒脱与孤独。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新,与陆游、范成大并称。杨万里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出个人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鄱阳湖时,正值他晚年时光,心中充满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领悟。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孤独和无奈的深刻思考。开篇描绘了逆风航行的艰辛,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而后通过饮酒自得,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湖泊的辽阔与迷茫,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最后一句“一湾九步十萦回”更是将这种烦闷与无尽的徘徊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洒脱的态度。
这些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内心的挣扎。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江妃”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在陆游的诗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而杨万里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交融。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