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饯湖广总领张子仪少卿赴召

《寄饯湖广总领张子仪少卿赴召》

时间: 2025-04-27 06:29:20

诗句

君不见绍兴初载毗陵公,乱後身作夹日龙。

功存社稷报不尽,秪遣千载高清风。

当家衣钵付谁子,兰砌孙枝浑是似。

哦诗五字如渊明,读书万卷如子美。

士饱木牛今几年,月升金掌皈九天。

胡不令舍人咄咄趣行李,早上星辰听珠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9:20

原文展示

寄饯湖广总领张子仪少卿赴召
杨万里 〔宋代〕

君不见绍兴初载毗陵公,
乱后身作夹日龙。
功存社稷报不尽,
秪遣千载高清风。
当家衣钵付谁子,
兰砌孙枝浑是似。
哦诗五字如渊明,
读书万卷如子美。
士饱木牛今几年,
月升金掌皈九天。
胡不令舍人咄咄趣行李,
早上星辰听珠履。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绍兴初年,毗陵公在乱世中成为了夹日龙?
他的功业为国家贡献却无法偿还,
只能希望千年之后有清风长存。
家中衣钵将交给谁的儿子呢?
兰砌旁的孙枝真是相似。
我吟咏的五字如陶渊明,
读书的卷数如子美(左思)那样多。
士人如今饱食木牛已经几年,
月升金掌归于九天。
为什么不让舍人急促地去整理行李,
早晨的星辰下听那珠履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毗陵公: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重要人物,具体指的是参与政治事务的人。
  • 夹日龙:形容其光辉和威势,夹在日光之间的龙。
  • 社稷:指国家和人民。
  • 高清风:高洁的风气,意指人们的高尚品德和理想。
  • 兰砌:指用兰草铺成的台阶,比喻优雅的环境。
  • 士饱木牛:比喻士人丰衣足食,生活安逸。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其田园诗而闻名,强调自然和淡泊名利。
  • 左思:东晋诗人,以其才华和文学成就受到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容斋,南宋著名诗人,曾任职地方官。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作者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内容上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开篇提到的毗陵公,代表了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人物,诗人通过对其功业的回顾,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功存社稷报不尽”,可见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接下来,诗人抒发对未来的憧憬与疑虑,尤其是“当家衣钵付谁子”,引发对后代的思考和对家族传承的关注。

在形式上,诗句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运用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气势又不失优雅。尤其是最后几句,生动描绘了早晨星辰下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绍兴初载毗陵公:提及历史人物,引出主题。
  • 乱后身作夹日龙:展现其在动乱中的成就和光辉。
  • 功存社稷报不尽:强调历史人物的贡献。
  • 秪遣千载高清风:展望未来的理想。
  • 当家衣钵付谁子:表达对家族后代的思考。
  • 兰砌孙枝浑是似:比喻后代的优雅。
  • 哦诗五字如渊明:自比陶渊明,抒发自己的情怀。
  • 读书万卷如子美:显示对文化的追求。
  • 士饱木牛今几年:对士人生活状态的感慨。
  • 月升金掌皈九天:描绘月升之美,象征归属。
  • 胡不令舍人咄咄趣行李:呼唤朋友,表现情谊。
  • 早上星辰听珠履:描绘优雅的行走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夹日龙”形象生动。
  • 对仗:增添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后代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关心社会命运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夹日龙:象征着权力与光辉。
  • 高清风:象征高尚的理想与风气。
  • 兰砌:代表优雅的环境与文化传承。
  • 星辰:象征时间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毗陵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左思
    • C. 不明
    • D. 其他
  2. 诗中提到的“高清风”指的是什么?

    • A. 低俗的风气
    • B. 高洁的风气
    • C. 一种植物
    • D. 一个地方
  3. 诗中“士饱木牛”所表达的含义是?

    • A. 士人生活富足
    • B. 士人艰苦奋斗
    • C. 士人游手好闲
    • D. 士人不务正业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寄饯湖广总领张子仪少卿赴召》与陶渊明的《饮酒》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但杨万里更加关注历史与社会,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寄饯湖广总领张子仪少卿赴召》的诗意及其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郑伦吹凤管 望夫词二首 其一 贫客吟 帝宫词 赠仙子 杂曲歌辞 其四 杂曲歌辞 其三 江南积雨叹 送僧游越 下第春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有眼无珠 千开头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作家歌 卜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浆人 眼中有铁 野人献曝 砥身砺行 英朗 狨韀 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矜能负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