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4:56
祝融峰观日出诗为杨子卿上舍作
作者: 沈道宽 〔清代〕
曦轮旋转生于东,
沧溟一片涛头红。
人间不见榑桑界,
晓色奕奕开鸿濛。
七十二峰奠南楚,
儿孙罗列朝祝融。
祝融直上不计仞,
凭虚谁辟菩提宫。
登临有客快游兴,
絺衣蕙带凌长风。
顾瞻万里在几席,
倚槛坐待炎宵中。
俯看似有缩地术,
平视远忆谈天翁。
天鸡一唱现朝霁,
侧身东望穷长空。
踆乌不为海若抑,
金丸飞掷光熊熊。
惊虹走电忽腾上,
坐令昏夜回曈昽。
十年泰岱滞游屐,
所恨未登日观峰。
闻君话我登高眼,
恍如岳顶开天容。
衡阳相望三百里,
休暇定欲陟穹窿。
朱陵洞口君重至,
风驾两腋来相从。
全诗翻译:
晨曦的太阳自东方升起,海面上波涛翻滚,映红了一片。人间没有榑桑的界限,晨光熹微,四野渐渐明亮。南楚的大地上,七十二座高峰巍然屹立,儿孙们一同朝拜祝融峰。祝融峰高耸入云,不计量其高度,谁能在虚空中开辟菩提宫?登高望远,朋友们共聚一堂,飘逸的衣袂随风而舞。我回首四方,千里之外尽在眼前,倚靠栏杆,静待炎热的夜晚来临。俯视大地,仿佛有缩地之术,平视远方,忆起了那些谈天说地的朋友。鸡鸣一声,晨光露出,侧身向东望去,穷尽长空。黑乌鸦不因海的波涛而却步,金光飞舞如同飞掷的金丸。惊雷电闪,瞬间腾跃而起,让昏夜重新回到晨曦。十年来我在泰岱停留,所憾未能登上日观峰。听你提到我登高的景象,仿佛岳顶打开了天空的容颜。衡阳遥望三百里,闲暇之时定欲登上高空。朱陵洞口你重游,我的心愿如风驾两腋而来相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道宽,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祝融峰观日出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描写了在祝融峰观日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用“曦轮”开始,立即引入了清晨的景象,接着描绘了海面上的波涛,展现了自然的壮美。诗人通过描写日出、山峰、晨光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尤其是“人间不见榑桑界,晓色奕奕开鸿濛”,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辽阔无垠的感悟。
在整体结构上,这首诗由自然景象引申到人际关系,诗人在“登临有客快游兴”一节中,展现了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后面的描写中,诗人表达了对登高望远的渴望,以及对未能登顶的遗憾,这一情感贯穿整首诗,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诗的结尾则将视野扩展到三百里外的衡阳,体现了诗人胸怀壮志,渴望更高境界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现出清代山水诗的典雅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理想追求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反映了诗人胸怀壮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写到的“曦轮”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诗人对祝融峰的态度是什么?
A. 失望
B. 渴望与敬仰
C. 恐惧
D. 无所谓
“踆乌不为海若抑”中的“踆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D. 一种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