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0:39
作者: 姚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腊烟清,报春檐角呼来。
念龙苍掉头依旧,素梅煖处先开。
送残年寒销三九,九闺婪步台阶。
菜甲盘新,玉英燕小,摇花侧颤古摇钗。
更无那景移人换,猩鬓淡风怀。
墙阴雪才融,径竹影扫萧斋。
拥苏裘黄金,堪叹晚来云掩燕台。
念繁华去随人事,指南斗,望兰涯。
霸史江山,遗金坠粉,莺花江令尚诗才。
蕙风转阻深天堑,谁信月常佳。
君曾记,井中张孔,双凤嗈喈。
腊月的烟雾清澈,春天的声音从檐角传来。
想起那龙苍(苍龙)依旧在空中回旋,素梅在温暖的地方率先绽放。
送走了寒冷的三九天,九个闺女悠闲地走下台阶。
新鲜的菜肴在盘子里,玉色的燕子飞小,摇动花枝,轻颤着古代的发钗。
再无那种景象移人换心,猩红的鬓发在微风中轻轻飘扬。
墙阴处的雪刚融化,竹影扫过幽静的书斋。
披着苏裘,手握黄金,感叹晚来的云遮住了燕台。
想起繁华如梦随人事而去,仰望北斗,远望兰州的海。
霸主们的历史江山,留下金粉的遗迹,莺花江边的诗才依然。
蕙风转阻,深渊似的天堑,谁能相信月亮总是美好。
你曾记得,井中张孔,双凤在鸣叫。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多体现出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戊辰岁除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借景抒情,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绿头鸭》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温暖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开头的“腊烟清”与“报春”形成鲜明对比,既标志着季节的更迭,又暗示着生活中的希望与变化。诗人通过“素梅煖处”描绘早春的气息,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
在诗中,诗人以“九闺婪步台阶”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生活的闲适与优雅,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后面的“摇花侧颤古摇钗”通过细节的刻画,体现了古代女子的风韵与生活情趣。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历史的变迁,“繁华去随人事”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以“蕙风转阻深天堑”的比喻,传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深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逐句解析:
腊烟清,报春檐角呼来。
描述腊月的清晨,春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念龙苍掉头依旧,素梅煖处先开。
通过龙苍的形象和梅花的开放,映射出春天的到来。
送残年寒销三九,九闺婪步台阶。
寒冬即将过去,女性的悠闲生活体现出对春暖的期待。
菜甲盘新,玉英燕小,摇花侧颤古摇钗。
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展现出温暖的气氛。
更无那景移人换,猩鬓淡风怀。
反思自然与人情的无常。
墙阴雪才融,径竹影扫萧斋。
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内心宁静。
拥苏裘黄金,堪叹晚来云掩燕台。
生活的富足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念繁华去随人事,指南斗,望兰涯。
追忆往昔,感叹人生的无常。
霸史江山,遗金坠粉,莺花江令尚诗才。
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
蕙风转阻深天堑,谁信月常佳。
反思人生道路的艰辛与美好的信念。
君曾记,井中张孔,双凤嗈喈。
最后以对往事的追忆和美好的期盼作结。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温暖与哲理,传递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腊烟清”意指什么?
“素梅煖处先开”中的“素梅”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闺”主要描绘了哪种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