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绿头鸭 戊辰岁除前五日,立巳己春,和倬盦,并同四声

《绿头鸭 戊辰岁除前五日,立巳己春,和倬盦,并同四声》

时间: 2025-05-05 20:50:39

诗句

腊烟清,报春檐角呼来。

念龙苍掉头依旧,素梅煖处先开。

送残年寒销三九,九闺婪步台阶。

菜甲盘新,玉英燕小,摇花侧颤古摇钗。

更无那景移人换,猩鬓淡风怀。

墙阴雪才融,径竹影扫萧斋。

拥苏裘黄金,堪叹晚来云掩燕台。

念繁华去随人事,指南斗,望兰涯。

霸史江山,遗金坠粉,莺花江令尚诗才。

蕙风转阻深天堑,谁信月常佳。

君曾记,井中张孔,双凤嗈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0:39

诗词名称: 绿头鸭

作者: 姚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腊烟清,报春檐角呼来。
念龙苍掉头依旧,素梅煖处先开。
送残年寒销三九,九闺婪步台阶。
菜甲盘新,玉英燕小,摇花侧颤古摇钗。
更无那景移人换,猩鬓淡风怀。
墙阴雪才融,径竹影扫萧斋。
拥苏裘黄金,堪叹晚来云掩燕台。
念繁华去随人事,指南斗,望兰涯。
霸史江山,遗金坠粉,莺花江令尚诗才。
蕙风转阻深天堑,谁信月常佳。
君曾记,井中张孔,双凤嗈喈。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烟雾清澈,春天的声音从檐角传来。
想起那龙苍(苍龙)依旧在空中回旋,素梅在温暖的地方率先绽放。
送走了寒冷的三九天,九个闺女悠闲地走下台阶。
新鲜的菜肴在盘子里,玉色的燕子飞小,摇动花枝,轻颤着古代的发钗。
再无那种景象移人换心,猩红的鬓发在微风中轻轻飘扬。
墙阴处的雪刚融化,竹影扫过幽静的书斋。
披着苏裘,手握黄金,感叹晚来的云遮住了燕台。
想起繁华如梦随人事而去,仰望北斗,远望兰州的海。
霸主们的历史江山,留下金粉的遗迹,莺花江边的诗才依然。
蕙风转阻,深渊似的天堑,谁能相信月亮总是美好。
你曾记得,井中张孔,双凤在鸣叫。


注释:

  • 腊烟: 腊月的烟雾,指冬天的烟雾。
  • 报春: 预示春天的到来。
  • 龙苍: 可能指代一种龙的形象或比喻。
  • 素梅: 指白色梅花。
  • 三九: 指冬季的极寒时节。
  • 九闺: 形容众多女子,可能指代家庭或身边的女性朋友。
  • 摇花侧颤古摇钗: 描述一种古代女性的装饰和活动。
  • 猩鬓: 指红色的鬓发,象征美丽。
  • 燕台: 可能指代一种美丽的地方或意象。
  • 兰涯: 指代兰州的山水风光。
  • 蕙风: 代表温暖的春风。
  • 双凤嗈喈: 形容双凤在鸣叫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多体现出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戊辰岁除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借景抒情,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绿头鸭》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温暖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开头的“腊烟清”与“报春”形成鲜明对比,既标志着季节的更迭,又暗示着生活中的希望与变化。诗人通过“素梅煖处”描绘早春的气息,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

在诗中,诗人以“九闺婪步台阶”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生活的闲适与优雅,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后面的“摇花侧颤古摇钗”通过细节的刻画,体现了古代女子的风韵与生活情趣。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历史的变迁,“繁华去随人事”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以“蕙风转阻深天堑”的比喻,传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深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烟清,报春檐角呼来。
    描述腊月的清晨,春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2. 念龙苍掉头依旧,素梅煖处先开。
    通过龙苍的形象和梅花的开放,映射出春天的到来。

  3. 送残年寒销三九,九闺婪步台阶。
    寒冬即将过去,女性的悠闲生活体现出对春暖的期待。

  4. 菜甲盘新,玉英燕小,摇花侧颤古摇钗。
    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展现出温暖的气氛。

  5. 更无那景移人换,猩鬓淡风怀。
    反思自然与人情的无常。

  6. 墙阴雪才融,径竹影扫萧斋。
    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内心宁静。

  7. 拥苏裘黄金,堪叹晚来云掩燕台。
    生活的富足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8. 念繁华去随人事,指南斗,望兰涯。
    追忆往昔,感叹人生的无常。

  9. 霸史江山,遗金坠粉,莺花江令尚诗才。
    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

  10. 蕙风转阻深天堑,谁信月常佳。
    反思人生道路的艰辛与美好的信念。

  11. 君曾记,井中张孔,双凤嗈喈。
    最后以对往事的追忆和美好的期盼作结。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 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温暖与哲理,传递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腊烟: 代表寒冬的结束与春天的来临。
  • 素梅: 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九闺: 代表家庭的温馨与女性的优雅。
  • 燕台: 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与向往的理想。
  • 蕙风: 代表温暖的春风,寓意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烟清”意指什么?

    • A. 夏天的烟雾
    • B. 腊月的清晨
    • C. 春天的气息
    • D. 冬天的寒风
  2. “素梅煖处先开”中的“素梅”象征什么?

    • A. 暴风雪
    • B. 新生命
    • C. 过去的回忆
    • D. 诗人的心情
  3. 诗中提到的“九闺”主要描绘了哪种场景?

    • A. 战斗的场景
    • B. 女子生活的悠闲
    • C. 自然的壮丽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将进酒》: 李白通过豪放的饮酒场景表达对生活的热情,与姚华的细腻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 《春望》: 杜甫在这首诗中展现战乱后的萧条,与姚华对春暖花开的描绘形成对照,反映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姚华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酹江月(寿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风水洞 席上即事 其一 赠别 送僧归昆山 送黄给事晖奉使满剌国封王 其二 送黄给事晖奉使满剌国封王 其一 水榭荷风 南浦烟篷 怡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快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卝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斗辨 故甚其词 使心用倖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叫结尾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辙乱旗靡 水洩不通 包含敷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觅爱追欢 立刀旁的字 救世济民 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