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7:59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平分秋色。正年年此日,中秋佳节。欲向姮娥相问讯,为甚今宵无月。掩尽银蟾,深藏玉兔,无处凭圆缺。繁弦急管,暮云推起千叠。纵有江上涛声,天边桂子,冷落何须说。乐事赏心,还亏得筵上酒杯频热。愿学长鲸,千川一吸,醉上清虚阙。琼楼玉宇,谅清光不曾灭。
在这中秋佳节的日子,夜空的月亮和秋天的色彩是如此分明。想要向月宫的嫦娥询问,为什么今夜没有明月。难道是把银色的月亮都掩藏起来了,玉兔也深藏无处可见,圆缺无凭可依。尽管乐声急促,晚云层层叠叠,江上的涛声依旧,远处的桂花也显得冷清,不必去说那些。欢乐的事情让我心情愉悦,还得多亏酒杯在宴席上频频斟满。愿像长鲸一样,一口气吞下千川的水,醉倒在这清幽的宫阙。琼楼玉宇,想必那清辉从未消逝。
作者介绍: 陆求可(1640-1710),字宗愈,号梦溪,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冷暖,语言清丽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佳节,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念奴娇》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寄托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开篇以“平分秋色”点明时节,紧接着表露了对月亮的思念,直白而又真挚。诗中“欲向姮娥相问讯,为甚今宵无月”表达了对嫦娥的向往,也暗含了对月亮缺失的惋惜。接着,诗人以“掩尽银蟾,深藏玉兔”进一步渲染了月亮的无奈与孤寂,犹如人间的失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宴席的欢乐,虽月缺但并不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通过“愿学长鲸,千川一吸,醉上清虚阙”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渴求,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由与豪情的渴望。最后一句“琼楼玉宇,谅清光不曾灭”则给人以希望,尽管世事无常,但美好与光明依然存在于心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中秋节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欢愉与孤独的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欲向姮娥相问讯”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琼楼玉宇”象征什么?
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答案: 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