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0:0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0:06:23
洞仙歌·残烟薄雾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残烟薄雾,杖东风排遣。
收拾轻寒做轻暖。
问墙偶屋角,多少青红,
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
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
幽梦醒时午禽啭。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
暗消了清愁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晖,
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在残烟和薄雾中,我借着东风来驱散这清寒。
把轻寒变作轻暖,真是令人舒心。
不禁问墙角的偶然,那里有多少青色与红色,
春天静默无言,行走的地方随人近远而异。
穿过窗帘,花影纷乱,金色的鸭子散发着温香,
在幽梦醒来时,午间鸟儿啼叫。
任凭书本抛置,枕头推开,
轻轻啃咬花蕊,攀爬着枝条,
在无意中消散了心中的一半愁苦。
且不要让浮云遮住晴朗的阳光,
怕引起那羁旅之人,心中眷恋的凝视。
此词中并未明显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境符合宋代文人对春天的感悟与寄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反思。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清新、雅致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春季,表现了诗人在春天的轻松愉悦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生命的感悟。
《洞仙歌·残烟薄雾》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沉静。开头“残烟薄雾,杖东风排遣”便引入了一种轻松的氛围,诗人用东风驱散残烟与薄雾,象征着一种新生与希望。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墙角的青红与花影的纷乱,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多彩。
在“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放松与享受,似乎在与自然和谐共处,忘却烦恼。最后两句“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则流露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既有对自然的珍惜,也有对世俗羁绊的思考。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李弥逊通过细腻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春日中的轻松与愉悦,以及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诗词测试:
“杖东风排遣”中,“杖”的意思是:
A. 拴住
B. 借助
C. 反对
D. 隐藏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表现的情感是:
A. 忧愁
B. 放松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羁人”是指:
A. 旅行的人
B. 远方的人
C. 被束缚的人
D. 忙碌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