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37:24
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
妻孥工作无衣态,却恨清砧动好音。
在寒冷的树下,饥饿的蝉仍然在喧闹地鸣叫,凛冽的风透过屋檐,侵袭着琴瑟的声音。
妻子和孩子们忙于劳作,衣衫褴褛,却怨恨那清脆的砧板声打断了美妙的旋律。
“清砧”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家庭的日常生活,反映出一种市井生活的真实状态。此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勾勒出家庭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
李弥逊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写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状态。
这首诗作于秋初,正值季节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家庭生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困境与人们的生存状态。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在寒冷的秋季,家庭中忙碌与困苦的景象。首句“树冷饥蝉犹乱吟”不仅传达了季节的寒冷,也暗示了蝉的无奈与挣扎,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持。接下来的“风檐琴瑟露寒侵”,则通过“琴瑟”的意象,传达出音乐被寒风打断的悲哀,象征着美好生活的中断。
“妻孥工作无衣态”描绘了家庭成员在艰苦环境中劳作的辛苦,凸显了生活的困顿;而“却恨清砧动好音”则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情感的张力。整首诗运用自然景象与家庭生活的结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探讨了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努力拼搏的精神。
诗中“树冷”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妻孥工作无衣态”中“无衣态”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砧”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