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20
吴生故乡来,相见出诗卷。
自言搆新宇,思本揭堂扁。
所哀怙恃恩,造物苦多舛。
存亡既莫及,罔极情难展。
徒怀风木悲,对客泪常泫。
愿言求名笔,幽光庶扬阐。
时时一披览,或俾哀悰遣。
嗟余久淹泊,名卑材复谫。
拒生固辞谢,再四终难免。
嗟哉吴生贤,所志匪浮浅。
能存孝悌心,悖理固应鲜。
惟恐人弗思,能思即为善。
况复思务本,本厚支自衍。
慎勿事虚文,浮华肆誇演。
慎勿无益思,戚戚徒悲愐。
所贵在立身,名扬身益显。
殷勤为生言,进善当自勉。
吴生从故乡来,见面时带来了诗卷。
他自言构建新天地,思念本源揭开堂扁。
他所哀伤的是父母的恩情,造物主却让人生多舛。
生死既然无法左右,漫无尽头的情感难以展现。
徒然怀有对风木的悲伤,面对朋友常常泪水涟涟。
我希望能求得一支名笔,幽微的光芒也许会得以阐扬。
时常翻阅这卷诗,或许能遣散心中的哀愁。
唉,我在此地久停泊,名声卑微,才干也很有限。
拒绝生存的机会固然要辞谢,但经过多次也难以避免。
唉,吴生实在贤良,他的志向并非肤浅。
他能保持孝悌之心,悖逆的道理自然应当稀少。
唯恐人们不去思考,能够思索便是善。
更何况要务求根本,根基深厚自会分支繁茂。
切忌追求虚浮的文采,浮华浪费肆意表现。
切忌无益的思考,忧郁徒然只会悲伤。
立身之本最为重要,名声的传播会让身价显赫。
殷勤为生而言,进步与善良当自我勉励。
作者介绍: 王绂(约1530-1610),字仲华,号云溪,明代诗人,擅长诗、文、书、画。王绂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常反映个人经历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绂与吴生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父母恩情的追忆,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题思本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开篇以吴生的归来为引子,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王绂通过对父母恩情的追忆,引发对生命苦难的感慨,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风木”作悲伤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无奈与忧伤。诗人对名声和成就的渴望,同时又流露出对浮华的警惕,提醒自己和他人不应追求表面的光鲜,而应重视内在的修养与德行。
王绂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思念,也对当下社会的虚浮风气进行了反思,强调了立身处世的根本。诗中多次提到的“思本”与“务本”,反映了他对真实和本质的追求,展现出其高尚的品德与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真实与本质的重要性,警惕追求浮华与虚空的生活。王绂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反思,展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立身处世,追求内在的修养与德行。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生”是指谁?
A. 诗人的父亲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老师
D. 诗人的兄弟
填空题:诗中表达了对_____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判断题:王绂在诗中认为追求虚华是人生的正道。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共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对情感与哲理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