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

《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

时间: 2025-05-03 14:53:31

诗句

都门已设祖,冠盖聚朋俦。

宴别未云已,驺从罗道周。

大夫何贤哉,宠被君恩优。

为郎列仙署,弄翰登瀛洲。

内帑出赐衣,大官具时羞。

虚怀恋阙心,补报嗟无由。

奈兹抱病质,霜鬓飒已秋。

上疏得优许,养痾还旧丘。

旧丘况京甸,咫尺溧水陬。

依依农圃邻,蔼蔼桑柘稠。

颓龄尚可驻,馀生得安休。

悠然遂高志,那复生离忧。

于时正阳月,霜寒水痕收。

飘飖远空云,浩荡沧波鸥。

私怀徒叹羡,逸驾安可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3:31

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

作者: 王绂 〔明代〕

原文展示:

都门已设祖,冠盖聚朋俦。
宴别未云已,驺从罗道周。
大夫何贤哉,宠被君恩优。
为郎列仙署,弄翰登瀛洲。
内帑出赐衣,大官具时羞。
虚怀恋阙心,补报嗟无由。
奈兹抱病质,霜鬓飒已秋。
上疏得优许,养痾还旧丘。
旧丘况京甸,咫尺溧水陬。
依依农圃邻,蔼蔼桑柘稠。
颓龄尚可驻,馀生得安休。
悠然遂高志,那复生离忧。
于时正阳月,霜寒水痕收。
飘飖远空云,浩荡沧波鸥。
私怀徒叹羡,逸驾安可留。

白话文翻译:

在都城的祭祖大典上,车马人群熙熙攘攘。
宴席上即将告别,却还未说再见,随行的马车在道路上绕行。
这些大夫又算得了什么,他们受宠于君王恩宠厚重。
作为郎官,轻松进入仙人之列,随意挥笔就能登上瀛洲。
皇宫的内帑赐给他们华美的衣物,大官们总是感到羞愧。
我心中虚怀,恋恋不舍于阙下,却无从报答。
然而我却抱病在身,白发已如霜降,岁月已是秋天。
上书请求得到了优待,得以回乡养病。
回到旧居,那里离京城咫尺之遥,溧水的水边。
依依的农田邻近,繁茂的桑树交错成行。
虽年岁已高,但仍可留住光阴,余生得以安宁。
悠然自得,遂行高远志向,何必再生离愁。
此时正值阳光明媚的月份,霜寒的水面上波纹渐收。
飘渺的云在远空中,浩荡的波浪中鸥鸟翱翔。
我心中只感叹羡慕,安逸的生活又怎能留住呢?

注释:

  • 冠盖:指官员的轿子,象征地位与权势。
  • 宴别:宴席上的告别。
  • 驺从:指随行的马车。
  • 大夫:古代对官员的称呼。
  • 列仙署:指神仙的官署,象征着高位与荣耀。
  • 内帑:指皇宫的内库。
  • 虚怀:指心中谦虚。
  •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 依依:形容依恋的样子。
  • 颓龄:指衰老的年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绂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一户书香门第,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的细节,关注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绂受病返回故乡之际,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古代士人对名利与安宁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士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内心挣扎。开篇以都门的盛况引入,描绘了官场生活的喧嚣与奢华,紧接着却转入对个人健康的深思,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无奈。诗人虽身处繁华,却因病重而不得不回归故乡,反映出一种对官场虚华的批判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珍视。结尾时,诗人用悠然自得的态度,表达了超脱与自在的心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都门已设祖:指都城中已举行祭祖活动,表现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2. 冠盖聚朋俦:形容官员们聚集在一起,象征权力的集中。
  3. 宴别未云已:虽然宴席上即将告别,然而情感依然难以割舍。
  4. 驺从罗道周:马车在道路上绕行,暗示离别的复杂情感。
  5. 大夫何贤哉:质疑大夫的真正才能与地位。
  6. 宠被君恩优:指受到君王的宠爱,地位显赫。
  7. 为郎列仙署:比喻进入高官显位,如同仙人一般。
  8. 弄翰登瀛洲:形容轻松地挥笔作诗,表达潇洒自如的态度。
  9. 内帑出赐衣:指皇宫的赐衣,体现官员的奢华生活。
  10. 大官具时羞:大官们常感到羞愧,暗示内心的不安。
  11. 虚怀恋阙心:心中谦虚,恋恋不舍于宫阙。
  12. 补报嗟无由:遗憾无从报答,表现出无奈之感。
  13. 奈兹抱病质:因病重而感到无奈,象征对生活的无力感。
  14. 霜鬓飒已秋:头发如霜,年华已逝,感叹年岁已高。
  15. 上疏得优许:请求回乡养病,得到了优待。
  16. 养痾还旧丘:回到故乡,养病于旧居。
  17. 旧丘况京甸:故乡离京城很近,拉近了距离感。
  18. 咫尺溧水陬:形容故乡的美丽与宁静。
  19. 依依农圃邻:对故乡的依恋,表达了对乡土的情感。
  20. 蔼蔼桑柘稠:农田与桑树的丰盛,展现了乡村的富饶。
  21. 颓龄尚可驻:尽管年纪渐长,仍希望能停留在此刻。
  22. 馀生得安休:期望余生能安宁度过。
  23. 悠然遂高志:心境悠然,追求更高的理想。
  24. 那复生离忧:不再有离别的忧愁,表达了内心的宁静。
  25. 于时正阳月:描绘了阳光明媚的时节。
  26. 霜寒水痕收:水面上波纹消退,象征一种宁静。
  27. 飘飖远空云:远空中的云朵,表现出悠然自得。
  28. 浩荡沧波鸥:大海中的鸥鸟,象征自由与自在。
  29. 私怀徒叹羡:内心感叹,羡慕他人的安逸生活。
  30. 逸驾安可留:安逸的生活难以长久,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为郎列仙署”,将高官比作仙人,突显其地位的荣耀。
  • 对仗:如“依依农圃邻,蔼蔼桑柘稠”,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霜寒水痕收”,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营造了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绂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以及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展现出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都门:象征繁华的官场。
  • :象征权力与地位。
  • 旧丘:代表故乡与宁静。
  • 桑柘:象征乡村的繁荣与安宁。
  • 阳月:象征希望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冠盖”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轿子
    B. 车马
    C. 朋友

  2. 作者因何原因返回故乡?
    A. 追求名利
    B. 养病
    C. 学习

  3. 诗中提到的“霜鬓”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健康
    C. 年老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绂的《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但王绂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绂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丙戌中秋口号 夏日遣兴三首 静夜思 咸阳有怀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 其三 题扇和张文伯韵 发浔江答费郡丞 哭色员外 题龙引子朝天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允执厥中 威令 鼎字旁的字 借交报仇 金徽玉轸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厂字头的字 拨弓曲矢 仪章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子孝父慈 七手八脚 匕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文人画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百年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