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9:14
题清适轩
脩鳞泳深渊,劲翮凌遥空。
命分不可易,出处谅难同。
达人会斯理,委顺安厥躬。
外嗜既莫夺,襟怀澹而冲。
蔡君夷旷士,养素烟霞中。
轩居面湖水,几案罗群峰。
开樽待明月,展席延清风。
心閒体常逸,神完气弥充。
惟以适所适,宁烦计穷通。
咄彼夸毗人,冒进何忡忡。
患得复患失,冰炭交心胸。
怅然慕高躅,无繇得相从。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和淡泊的心境。诗人以“脩鳞”比喻鱼在深渊中自由游泳,“劲翮”则比喻鸟在空中翱翔,自由自在。命运的分配是不可更改的,人生的出处和去向难以相同。真正的智者会理解这一道理,顺应自然,安于自我。外在的欲望无法夺走内心的宁静,诗人怀抱宽广的胸襟,心境清澈如水。蔡君(蔡邕)是一位闲适的士人,隐居于烟霞之中,住在湖边,书桌前有群峰环绕。他开酒盏等待明月,席子铺开迎接清风,心中闲适,身体轻松,神志清醒,气息充盈。只需适应自己的生活,不必烦恼得失。对那些夸耀自己的人,何必心神不宁。担忧得与失,心中如同冰与炭的交融。诗人感到惆怅,渴望与高洁的人同行,但却无缘相随。
作者介绍:王绂,明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追求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绂隐居于清适轩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界纷扰的淡泊态度。
《题清适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王绂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开篇便以“脩鳞”和“劲翮”比喻,展现了自由与解放的境界,随后引出命运与人生的哲学思考,指出人生的轨迹不可更改,顺其自然才是明智之举。这种思维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强调顺应天命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蔡君则作为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清风明月,体现了高洁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此借由蔡君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更为深沉,诗人以“咄彼夸毗人”展开,批判那些只在乎外在名利的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稳定。最后,诗人感到惆怅,渴望与高洁的人士相伴,却无缘相随,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绂作为明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性,批判了外在名利的追逐。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蔡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心閒体常逸,神完气弥充”表达了诗人的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外在名利的渴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