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1:01
《沁园春·花压双溪》
作者:李孝光〔元代〕
花压双溪,月满千门,气象峥嵘。
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
鸡犬无惊,桑麻如画,酷似驱车过武城。
谁为此,事鲁人姬姓,公旦云仍。
欲知政理功成。吾父母斯民只至诚。
太夫人九十,板与春暖,公年六十,彩袖风轻。
富贵康宁,天公赋予,老去功名照汗青。
祈公处,人间霖雨,天上文星。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花香四溢,月光皎洁,气象万千。乡村的老人们在唱着古老的歌谣,街坊的年轻人则在吟诵新的诗篇,鸡犬不惊,桑树和麻田如同画卷一般,仿佛在武城驱车而过。谁会想到,这一切是鲁国的姬姓子弟,公旦所致。想要知道政令的成功与否,得看我的父母和百姓的诚心。太夫人九十高寿,温暖如春;公年六十,衣袖轻盈。富贵与安宁是天意所赐,老去的功名依然闪耀在历史的光辉中。愿公在世间得到滋润,天上得到文星相助。
李孝光,元代诗人,字子仪,号归隐,出身于士族家庭,因其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而受到喜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沁园春·花压双溪》创作于春季,正值农田繁忙之际,李孝光借此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开头以“花压双溪,月满千门”勾勒出春天的美丽,营造出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乡村父老和年轻人们的生动场面,体现出代际传承的文化。词中通过“鸡犬无惊,桑麻如画”展现了乡村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李孝光在诗中提到鲁国的姬姓,暗示着对历史的敬重和对先贤的追思。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对父母及百姓的真诚与期望,强调了政治理想与民生幸福的紧密关系。
最后的几句描绘了人物的年龄与富贵,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以“人间霖雨,天上文星”结束,展现了对人间幸福与理想的追求,给人以希望与力量。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乡村的宁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同时,强调了真诚与和谐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与民生幸福的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花压双溪”中“双溪”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太夫人九十”是指?
答案:
《春江花月夜》与《沁园春·花压双溪》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后者则更强调乡村生活的和谐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