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0:45
满庭芳 赋醉归
作者: 李孝光 〔元代〕
昨夜溪头,潇潇风雨,柳边解个渔舟。
狂歌击楫,惊起欲眠鸥。
笑杀子猷访戴,待到门兴尽归休。
得似我,裳衣颠倒,大叫索茶瓯。
长怪天翁,赋人以量,偏曲如钩。
有大于江海,小径盈。
爱酒青莲居士,又何苦枕藉糟邱。
玉山倒,风流脍炙,底为子孙谋。
昨夜在溪头,潇潇的风雨中,柳边停靠着一只渔舟。
我狂歌击打桨声,惊起了欲眠的海鸥。
笑得子猷去拜访戴,待到门前兴致尽了再归休。
像我这样的人,衣衫倒错,大声叫着要茶来。
长久以来怪那天翁,赋予人以量度,偏偏曲折如钩。
有的情怀比江海还大,小路却充盈。
爱酒的青莲居士,何必苦于在糟丘上枕卧。
玉山翻倒,风流事迹,究竟是为子孙谋划。
作者介绍:
李孝光,元代诗人,生于元朝初年,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富有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满庭芳 赋醉归》产生于李孝光的饮酒后记,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诗中反映出他在风雨之中仍不失乐观,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怀。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潇潇风雨中的渔舟,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湿润的感觉。诗人以这幅画面引入自己的醉酒状态,表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在狂歌击楫的瞬间,诗人惊动了睡梦中的海鸥,象征着他内心的激荡和对自由的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子猷拜访戴,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氛围。诗人自嘲裳衣颠倒,表达了醉酒后的窘境,却又不以为然,展现了他超然的洒脱和幽默的自嘲。
诗中提到的“长怪天翁”以及对青莲居士的感慨,展现了对人生的宽阔理解与思考。诗人质疑传统的生活方式,认为何必拘泥于世俗的标准,反而应当随心所欲,享受生活中的酒与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昨夜溪头,潇潇风雨,柳边解个渔舟。
描述了雨夜的宁静与凄美,渔舟静静停靠在柳边,渲染出一种恬静自然的气氛。
狂歌击楫,惊起欲眠鸥。
诗人放声高歌,拍打船桨,打破了宁静,惊醒了海鸥,表现了他内心的激越与自由。
笑杀子猷访戴,待到门兴尽归休。
提到朋友子猷来访,期待着聚会的欢乐,然而却也暗示着聚会的短暂。
得似我,裳衣颠倒,大叫索茶瓯。
自嘲醉酒后的狼狈,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状态的宽容和幽默。
长怪天翁,赋人以量,偏曲如钩。
感叹生活的曲折和不如意,质疑命运的安排。
有大于江海,小径盈。
指生活的内涵和深度,虽然看似平常,但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体验。
爱酒青莲居士,又何苦枕藉糟邱。
青莲居士象征着追求自由的文人,反映出对饮酒生活的热爱和无所顾忌。
玉山倒,风流脍炙,底为子孙谋。
最后提到美好事物的堆砌,质疑其背后的动机,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体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友谊的热爱,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洒脱与超然。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莲居士”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潇潇风雨”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宁静和清新
B. 暴风骤雨
C. 晴空万里
D. 寒风刺骨
“裳衣颠倒”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骄傲
B. 自嘲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孝光的《满庭芳 赋醉归》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酒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壮阔,而李孝光则显得更加细腻与内敛。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李孝光的作品及其在元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