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2:48
秋蝉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斷角斜陽觸虑愁,
长亭搔首晚悠悠。
世間最有蟬堪恨,
送衋行人送衋秋。
秋天的蝉声在斜阳下轻轻触动了我的愁绪,
在长亭中,我不禁搔首,心中感慨万千。
世间最让人恨的,莫过于这蝉声,
它在送走行人,也送走了这个秋天的时光。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静庵,江苏常州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描写著称。
《秋蝉》创作于范成大晚年,诗中蕴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在秋天的季节里,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借蝉声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惆怅。
《秋蝉》以斜阳与蝉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斷角斜陽觸虑愁”用“斜阳”映衬出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黄昏时分的孤寂感;而“触虑愁”则直接表达了由于晚秋时节的到来,诗人产生的忧愁情感。第二句“长亭搔首晚悠悠”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长亭作为送别的场所,诗人在此搔首,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第三句“世間最有蟬堪恨”点明了蝉声带来的悲哀,诗人将蝉声与恨联系在一起,表达对蝉声的无奈与烦恼。最后一句“送衋行人送衋秋”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蝉声伴随着行人离去,象征着秋天的结束和孤独的加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孤独、惆怅的情感基调。
秋蝉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世間最有蟬堪恨”中“堪恨”的意思是?
A. 值得喜爱
B. 值得恨
C. 值得怀念
“长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聚
B. 离别
C.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