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丛花 闰二月有寄

《一丛花 闰二月有寄》

时间: 2025-05-03 14:39:20

诗句

和风春半展春时。

官栅柳垂丝。

千秋吴会风流盛,想楼殿、高与云齐。

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

无端幽恨聚双眉。

地僻到人稀。

黄庭倦写青鸾瘦,露华渐小径苔滋。

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20

原文展示:

一丛花 闰二月有寄
作者: 汪东 〔清代〕

和风春半展春时。
官栅柳垂丝。
千秋吴会风流盛,
想楼殿高与云齐。
烽火屡经,苏台鹿走,
斜月照荒陂。
无端幽恨聚双眉。
地僻到人稀。
黄庭倦写青鸾瘦,
露华渐小径苔滋。
佳约又乖,柔肠易断,
空撚碧桃枝。

白话文翻译:

春风和煦,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官栅旁的柳树垂下了细丝。
千秋以来,吴会的风流气韵盛极一时,
想必那楼殿与云端齐高。
烽火连天,苏台的鹿群也已逃散,
斜月照耀着荒凉的水田。
无缘无故的幽怨,让我的眉头紧锁。
此地偏僻,来往之人稀少。
黄庭笔耕,写下的青鸾已显得瘦弱,
露水渐少,小径的青苔逐渐滋生。
约定又违,柔情易断,
空撚碧桃的枝头。

注释:

  • 和风:温暖的春风。
  • 官栅:指有围墙的官府或官宅。
  • 千秋吴会:指历史上吴地的繁华兴盛。
  • 烽火:古时的战争信号,象征战乱。
  • 苏台:指苏州的台地,风景优美之地。
  • 黄庭:黄庭坚,著名书法家,指他的书法作品。
  •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事物。
  • 碧桃枝:桃花,象征青春与爱情。

典故解析:

  1. 吴会风流:指吴地的历史名流,强调地方的文化底蕴。
  2. 斜月照荒陂:描绘夜晚荒凉的景象,可能暗示孤独的心情。
  3. 黄庭倦写:可能指诗人因情感困扰而感到疲惫,联想到黄庭坚的书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闰二月,春光正好,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旧约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几句描绘了春风和柳树,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然而,接下来的描写逐渐转向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当前孤独的感慨。诗中“烽火屡经”的意象,带来了历史沉重的痕迹,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便春光明媚,岁月也已流逝,战乱与离散让人无奈。后面提到的“无端幽恨聚双眉”,则直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往昔的回忆,从而构建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整首诗情感深邃且富有层次,既有春日的美景,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和风春半展春时”:春风和煦,正值春天的中期。
  2. “官栅柳垂丝”:官府旁的柳树垂下了细丝,描绘出春天的柔美。
  3. “千秋吴会风流盛”:吴地的繁华历史流传千年。
  4. “想楼殿高与云齐”:想象那高楼与云端齐平,显示出当时的辉煌。
  5. “烽火屡经”:战争的频繁打扰了和平。
  6. “苏台鹿走”:苏州的美丽风景被战火侵扰,鹿群逃散。
  7. “斜月照荒陂”:夜晚的月光照在荒凉的田地上,暗示孤独。
  8. “无端幽恨聚双眉”:心中无缘的怨恨使得眉头紧锁。
  9. “地僻到人稀”:偏僻的地方,人来人往稀少。
  10. “黄庭倦写青鸾瘦”:黄庭坚的作品因情感困扰而显得疲惫。
  11. “露华渐小径苔滋”:露水渐少,小路的青苔开始滋生。
  12. “佳约又乖,柔肠易断”:原本的约定又一次失约,心情容易断裂。
  13. “空撚碧桃枝”:空有美好的桃花,却无法相拥。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黄庭倦写青鸾瘦”,前后对仗工整。
  • 比喻:将春天的柳树比作细丝,表现春天的气息。
  • 拟人:如“幽恨聚双眉”,将情感具象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春光明媚的外表下,潜藏着孤独和失落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新生和希望。
  • 柳丝:柔美和生命的象征。
  • 烽火:历史的沉重,象征战争与动荡。
  • 斜月:孤独和思考的象征。
  • 青鸾:代表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 碧桃枝:象征爱情和青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官栅”指的是什么? A. 官府的围墙
    B. 农田
    C. 市场

  2. “烽火屡经”意指: A. 和平
    B. 战乱
    C. 节日

  3. 诗人对“佳约又乖”的感受是: A. 高兴
    B. 失落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汪东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则是通过自然景色传达离别的哀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江城子(追和东坡雪)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其五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对雪和子厚弟四首 题宣州书堂山寺 和天宁因上人次韵 题德章山 赠古若之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地网天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珠零玉落 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投开头的成语 安身之处 包含捷的成语 不羞当面 亅字旁的字 包含佩的成语 草字头的字 直心眼儿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三洛 見字旁的字 沽誉买直 片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雎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