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1:51
剑外春馀日更长,
东园留醉乐高张。
松杉露滴无情泪,
桃杏风飘不语香。
莺恋叶深啼绿树,
燕窥巢稳坐雕梁。
也知留滞年华晚,
争那樽前乐未央。
在剑门以外,春光正好,白昼越来越长;东园中,我醉意朦胧,欢乐在此高歌畅饮。松树和杉树上,露水滴落,似乎在无情地流泪;桃树和杏树的花瓣随风飘散,却静默无语,散发着芬芳。黄莺在深绿的树叶中欢唱,燕子静静地在雕梁上窥视它的巢。虽知时光已晚,我却在酒樽前不愿停下欢乐的脚步。
薛逢(约770年-840年),字仲明,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对生活的哲思。
《春晚东园晓思》创作于春天的黄昏,正值春天即将结束的时节。诗人在东园中,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留恋。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同时又流露出对未来的思索。
《春晚东园晓思》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巧妙结合。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延长与醉意的愉悦,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变得复杂,尤其是“松杉露滴无情泪”一句,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也渗透出一丝哀伤,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描写中,莺鸟的鸣唱与燕子的安逸,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盎然,但这些景象也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了对照。最后,诗人意识到年华已晚,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在酒樽前享受当下的欢乐,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作更具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春天的花香、鸟鸣与树木的露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而在这幅画卷的背后,诗人又融入了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春天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人在享受美好瞬间的同时,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诗中“剑外春馀日更长”中的“剑外”指的是哪里?
A. 剑门以外
B. 剑门以内
C. 剑门所在城市
D. 剑门的山脉
诗中提到的“莺恋叶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树叶的依赖
C. 对黄莺的怜惜
D. 对生命的迷茫
“争那樽前乐未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未来的担忧
B. 对快乐的珍惜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时间的惋惜
以上内容对《春晚东园晓思》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