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惊秋

《惊秋》

时间: 2025-05-03 19:24:24

诗句

露竹风蝉昨夜秋,百年心事付东流。

明霜义分成虚话,

阜俗文章惜暗投。

长笑李斯称溷鼠,每多庄叟喻牺牛。

五湖烟水盈归梦,芦荻花中一钓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4:24

原文展示:

露竹风蝉昨夜秋,
百年心事付东流。
明霜义分成虚话,
阜俗文章惜暗投。
长笑李斯称溷鼠,
每多庄叟喻牺牛。
五湖烟水盈归梦,
芦荻花中一钓舟。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秋风让露竹和蝉鸣交织,
我心中百年的烦恼就如东流水般逝去。
明霜下的义分只成了空话,
世俗的文章让人惋惜在暗处投射。
我长笑李斯称作“溷鼠”,
总有庄叟用来喻指牺牛。
五湖烟水充盈着我的归梦,
在芦荻花丛中划着一只钓舟。

注释:

  • 露竹:指露水打湿的竹子,象征清新、宁静。
  • 风蝉:秋天的蝉鸣,代表秋季的气息。
  • 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明霜:指秋天的霜,象征清冷与孤寂。
  • 李斯:是秦朝的丞相,因其政治手腕被称为“溷鼠”。
  • 庄叟:指《庄子》中的庄子,常用来比喻隐士或哲学家。
  • 五湖:指广大水域,象征着无边的怀抱与梦想。

典故解析:

  • 李斯:李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形象常被用于比喻权臣的阴险。
  • 庄叟:与庄子相关,象征着追求自然与超脱世俗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惊秋》写于秋季,正值时节更迭,诗人借助秋天的景象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惊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诗人在描绘秋天的景象时,融合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宣泄。首联“露竹风蝉昨夜秋”通过描绘清晨的露竹和蝉鸣,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秋日氛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下来的“百年心事付东流”则引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往昔种种心事的无奈与释怀。

中间两联“明霜义分成虚话,阜俗文章惜暗投”则是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揭示了明白的道义在世俗的纷扰中变得毫无意义,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后两联“长笑李斯称溷鼠,每多庄叟喻牺牛”则是通过历史典故来反映个人的处境,李斯的阴险与庄子的超脱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思考。

最后的“五湖烟水盈归梦,芦荻花中一钓舟”则给予人一种宁静与理想的向往,象征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竹风蝉昨夜秋:描写秋天清晨的景象,露水打湿的竹子,伴随着蝉的鸣叫,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寂寞的氛围。
  2. 百年心事付东流:表达诗人对自己心中百年烦恼的释然,象征着时间如东流一般,不可逆转。
  3. 明霜义分成虚话:明霜下的道义分离成了空话,反映社会现实的冷漠与无情。
  4. 阜俗文章惜暗投:对世俗文章的惋惜,暗指在黑暗处投射的无奈与悲哀。
  5. 长笑李斯称溷鼠:诗人以李斯来比喻权臣的阴险,借此表达对权力与地位的嘲讽。
  6. 每多庄叟喻牺牛:庄子所言的哲理,与隐士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表达诗人对超脱的向往。
  7. 五湖烟水盈归梦:描绘五湖的美景,象征着归隐的理想。
  8. 芦荻花中一钓舟:最终的意象,钓舟在芦荻花中,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李斯、庄叟的比喻,增强了主题的深度。
  • 对比:李斯与庄叟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 意象:竹、蝉、霜、烟水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卷,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结合个人的思考与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孤独与释然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竹:象征清新与孤独。
  • 风蝉:代表秋天的气息,寓意生命的脆弱。
  • 明霜:象征冷静与悲凉。
  • 五湖烟水:象征理想与归隐的生活。
  • 钓舟: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露竹风蝉”中的“竹”象征什么? A. 清新
    B. 高贵
    C. 繁华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李斯”象征着什么? A. 阴险的权臣
    B. 忍辱负重的隐士
    C. 忍耐的智者
    答案:A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孤独与释然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与《惊秋》
    • 两首诗皆描绘秋天的景象,但《秋夕》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惊秋》则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与创作》

相关查询

次韵徐仲车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 次韵和子由闻予善射 雪诗八首 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长嘘短气 文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会风 忘乎所以 亡党 劗发 亡已 轻傜薄赋 木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萧曹避席 了开头的成语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食字旁的字 楄柎 华朴巧拙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