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2:24
神藻生常识,玄机即迩言。
听聪通四耳,悬解彻三门。
画璧图仙史,彤箫折道论。
真风平地起,妙理匹夫存。
野鸽犹传法,游鱼亦讯諠。
音从万象起,观世得心源。
这首诗表达了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神秘的智慧来源于常识,而深奥的道理往往就在身边。聪明的人能够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解开各种复杂的事情。古代的画作和仙人的历史,都在论述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道理如同风一样从大地升起,微妙的法则在每一个人心中都能找到。连野鸽都能传授法理,游鱼也能传递声音。万象之中都蕴含着真理,观察世界便能获得内心的源泉。
沈炼(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精于诗文,擅长理学和哲学,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与宇宙真理。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步虚词》系列是沈炼的重要诗作之一,反映了他对道家思想和宇宙万象的理解,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真理的探讨。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密切联系。开头的“神藻生常识”强调了智慧的基础在于简单的常识,而“玄机即迩言”则提示我们,深奥的道理常常就在我们身边。接下来的“听聪通四耳”描绘了一个聪明的人的状态,强调了对周围世界的敏锐感知。诗中提到的“画璧图仙史”与“彤箫折道论”,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与道理的结合,更加深了诗中对智慧与美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真风平地起,妙理匹夫存”,传达了真理和智慧并不只属于圣贤,平凡人同样能够理解和感悟。最后的“音从万象起,观世得心源”,则强调了通过观察自然与世界,人们能够获得内心的真谛与灵感。整首诗意境深远,体现了沈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感悟。
本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神藻”和“常识”形成对比,强调智慧的来源;“画璧”和“彤箫”则通过意象的结合来传达更深的哲理,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智慧与真理的普遍性,指出普通人同样能够理解和感悟深刻的道理,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神藻生常识”中“神藻”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知识
B. 智慧的根源
C. 深奥的道理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彤箫”象征什么?
A. 道理
B. 音乐与道理的结合
C. 自然
答案:B
“真风平地起”中“真风”意指:
A. 风的真实
B. 真理的力量
C. 自然现象
答案:B
可以将沈炼的《步虚词》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探讨了人生和智慧,但沈炼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自然的结合,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壮丽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