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5:28
上界非无事,中天亦有人。
一元通大象,万品不离尘。
驭世多龙女,璇玑并斗身。
法华开玉树,心镜转金轮。
何用求方外,惟须念玉真。
这上天的世界并非没有事情,中天的空间也有人存在。
宇宙的本源贯通了大象,万物的本质与尘世并不相离。
驾驭世间的多是龙女,璇玑星君也在其中。
法华经开启了玉树,心灵的镜子转动着金轮。
何必去追求方外的境界,唯需心中常念玉真。
沈炼,明代诗人,字仲明,号浊庵,生于明中期,著有诗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哲理与人生,风格清新、淡雅。
该诗创作于沈炼对宇宙、人生哲学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融会贯通,表达了对内心修炼和真实存在的追求。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二十》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诗作,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真实的意境。诗人在开篇便指出“上界非无事”,揭示天界并不是一片虚无,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动,与此同时也强调了中天同样有人存在,表现出对宇宙的思考与对人类的关注。
在“法华开玉树,心镜转金轮”中,沈炼将佛教经典《法华经》与内心的修行结合,表明了修行可使人达到智慧的境界。此处的“玉树”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心灵状态,而“金轮”的转动则暗示着智慧的流动与启迪。
该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运用“龙女”、“璇玑”等神话元素,使整首诗具有一种梦幻般的神秘感。而最后两句“何用求方外,惟须念玉真”则提炼出整首诗的核心思想:真正的追求不在于外在的事物,而在于内心的真实与觉悟。这种思想与道教、佛教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沈炼对灵性追求的深入理解。
整首诗强调内心修行的重要性,倡导追求真实的内心体验,而非外在繁华,从而引导读者思考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上界在诗中指什么?
A. 地球
B. 天界
C. 地狱
D. 人间
“法华开玉树”中的“法华”指什么?
A. 一种树
B. 佛教经典
C. 一种花
D. 仙女
诗中提到的“龙女”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女性的智慧与力量
C. 战士
D. 轮回
这首《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二十》在哲理性与艺术性上都展现了沈炼的深厚修养,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引发对生活、宇宙与内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