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08
驼峰彘脔蹯取熊,百金不满箸下供。
朱门人物多伟岸,一字不识神氏蒙。
深林蒿荠最强项,不肯失身羔酒胸。
驼峰和猪肉炖熊肉,百金在桌上也不够用。
朱门之内的人物大多身材伟岸,却一个字也不识,真是愚笨。
深山里的蒿草和荠菜最为强壮,宁愿不去迎合那些豪饮的酒客。
徐逸,宋代诗人,性情洒脱,善于观察生活,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现象与人情冷暖。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讽刺和批判的意味。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奢华与浮华,以及对这些现象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深林中的蒿草与豪门子弟的愚蠢,表达出对真实、朴素生活的向往。
这首《蒿》通过生动的对比手法,展示了社会的两面。开篇用“驼峰彘脔蹯取熊”描绘了豪门的奢华生活,食物的丰富使人想象出一种富贵的场景。然而,接下来的“百金不满箸下供”则揭示了这种奢华的虚无与空洞,尽管拥有财富,但却无法真正享受生活。
“朱门人物多伟岸,一字不识神氏蒙”,诗人通过这一句对豪门子弟的讽刺,揭露了他们的无知与愚蠢,尽管外表高大威猛,内心却空虚无知。对比之下,深林中的蒿草和荠菜却显得生机勃勃,象征着真实、自然和坚韧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讽,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批判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深邃的社会观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表达了对奢华、浮华社会的批判,以及对自然、真实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朱门”指的是:
A. 贫民窟
B. 豪门大户
C. 农村
D. 学校
“深林蒿荠”象征什么?
A. 奢华
B. 自然与真实
C. 知识
D. 财富
诗中对豪门子弟的描述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讽刺
D. 排比
答案:
徐逸的《蒿》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批判。徐逸通过对比奢华与自然的方式,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浮华与无知;而杜甫则通过描绘贫困与艰辛,呼唤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均展示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