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56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春闱帝念主生成,
长庆公闻两岁名。
有蕴赤心分雨露,
无私和气浃寰瀛。
龙门乍出难胜幸,
鸳侣先行是最荣。
遥仰高峰看白雪,
多惭属和意屏营。
春天的殿试,皇帝念及主考官的功绩,
长庆公听闻他的名字已有两年。
他怀有赤诚之心,甘愿把雨露分享,
毫无私心的和气滋润着四海八方。
龙门初出,难以承受如此的幸运,
鸳侣先行,成为最荣幸的存在。
遥望高峰,白雪皑皑,
心中惭愧,属于和气的屏障之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龙门乍出”出自于中国古代科举文化,象征着考生成功入仕的荣耀。“鸳侣”则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情侣,表示一种美好的结合。
作者介绍
王甚夷,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古诗见长,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以人文关怀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科举制度盛行,文人借此表达对主考官的敬意和对科举制度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荣光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殿试场景,表达了对主考官的敬意与赞赏。诗人以“春闱帝念主生成”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皇帝对考官的重视与关怀。接下来,诗中以“有蕴赤心分雨露”展现了主考官的赤诚与无私,强调了和气与仁爱的精神。
“龙门乍出难胜幸”一句则表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与不易,暗含了对考生的鼓励与期望。而“鸳侣先行是最荣”则用鸳鸯比喻成功者的幸福,象征着人生的和谐美满。最后两句,诗人遥望高峰的白雪,感受到一种惭愧之情,说明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常常会自省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成功的歌颂,也有对自我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鸳侣”)、对仗(如“无私和气浃寰瀛”与“有蕴赤心分雨露”)、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成功的追求,表达了对主考官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我修养与反思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闱”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考试?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什么?
A) 失败
B) 成功
C) 平庸
D) 退步
诗中用“鸳侣”比喻了什么?
A) 朋友
B) 爱侣
C) 兄弟
D) 同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甚夷的《和主司王起》相比,杜甫的《登高》侧重于个人的悲壮与社会的变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刻思考,但主题与表现手法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