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4:56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
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
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听说在桥东的地方,有位高人曾经隐居于此。
养生应该有其道理,而我寻求的却没有任何书本可以查阅。
我喜欢救助那些被粘住的丝蝶,却又让水中的鱼儿受到惊吓。
有时我去探访戴颙的家,自己驾驶着短辕的马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 1374),字子厚,号季鹰,明代著名诗人,浙江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景物的细腻观察著称,是“明诗四大家”之一。高启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隐居之际,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明代是一个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并存的时代,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高启的《临顿里十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高人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引出主题,诗人通过听闻的方式,展示了对理想隐士的钦佩与向往。而“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则表现出他对养生之道的渴望,但又暗含着对知识和书本的无奈,反映出一种迷茫与孤独。接下来的“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则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隐喻着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一联“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则是对隐逸生活的最终追求,戴颙作为隐士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充满了哲理和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启内心的孤独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哪类人?
A. 学者
B. 隐士
C. 武士
D. 商人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关怀
C. 忧伤
D. 愤怒
诗人时常寻访戴颙的宅子,反映了他对什么的向往?
A. 事业成功
B. 隐逸生活
C. 旅行探险
D. 财富积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