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57
送宿卫将出守邓州
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
旧射双雕落,新乘五马行。
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
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军官将要出征守卫邓州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他带着武器,作为宿卫的职责在承明殿前。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射箭技巧,和现在骑着五匹马出行的壮观场面。远处的红云飘荡在魏阙上,近处的白水流淌在穰城旁。最后,诗人劝告年轻人们,在春天来临时,不妨放下剑去耕作,追求一种更平和的生活。
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字文远,号静斋,明代初年诗人。高启以豪放派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其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写于高启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年轻人的期望与劝诫,以及对军事生活与农耕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高启的《送宿卫将出守邓州》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的描写,展现了年轻军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不仅是对国家的忠诚,也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回顾自己曾经的英勇,表达了对过往荣耀的怀念。诗中“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一句“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传达了诗人对年轻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找到平衡,选择一种更为安宁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对年轻人的劝勉,也是对社会动荡的反思。整首诗从军事到农业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年轻人的劝勉,倡导他们在充满变革和战乱的时代,选择一种更为安宁与和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思考。
“中郎身领仗”中的“中郎”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云遥魏阙”是为了表达什么?
最后一句“春来卖剑耕”表达了什么思想?
高启的《送宿卫将出守邓州》和王维的《鹿柴》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前者更侧重于对年轻人责任的劝诫,而后者则通过宁静的山水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