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27
西斋庭前海棠
作者:高启 〔明代〕
寂寥银烛与金盘,
睡足帘前怯晓寒。
不是诗人赏幽兴,
雨中深院有谁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早晨,银色的烛光和金色的盘子在宁静中显得孤寂。诗人刚刚睡醒,窗帘前有些畏惧清晨的寒冷。并不是因为诗人有兴致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中吟咏,而是在这场雨中,深院里又有谁来观赏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银烛”和“金盘”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在月下烛光下饮酒作诗的情景,而“深院”则常用于表达孤独和清幽的环境。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著名诗人,字仲明,号容斋,浙江余姚人。他与唐婉、李清照并称,擅长词作,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高启生活在明代中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影响了他的创作,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种清冷的氛围中,可能反映了诗人在某个雨天的早晨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无奈,表达了他对文人雅兴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西斋庭前海棠》是一首充满寂寞和思考的诗。诗人在清晨醒来,感受到寒冷的空气,银烛和金盘的孤寂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这样的意象一方面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氛围。诗人虽然处于一个幽静的环境中,但并没有感受到诗歌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反而是对这种幽静环境的无奈与困惑。诗中“雨中深院有谁看”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处发泄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上都显得非常细腻,体现了高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描绘。诗的最后一句,仿佛在问世人,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种幽静的美与其背后的孤独,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的无奈叹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环境和孤独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叹,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孤独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银烛”和“金盘”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高启生活于哪个朝代?
诗中“雨中深院有谁看”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斋庭前海棠》,并感受高启所传达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