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炉

《竹炉》

时间: 2025-07-31 11:43:04

诗句

绿玉裁成偃月形,偏宜煮雪向岩扃。

虚心未许如灰死,古色人看似汗青。

偶免樵柯供土锉,尚疑清籁和陶瓶。

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43:04

原文展示

竹炉
作者:韩奕 〔元代〕

绿玉裁成偃月形,偏宜煮雪向岩扃。
虚心未许如灰死,古色人看似汗青。
偶免樵柯供土锉,尚疑清籁和陶瓶。
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竹炉的形状如同弯曲的月亮,特别适合在山岩上煮雪。诗人虚心地不愿意像灰烬一样死去,古老的色彩让人看上去像历史的记载。偶尔不需要柴火来供给土锉,仍然怀疑清风似乎与陶瓶相和。达人的思想曾经希望与天地同在,上面有秋虫为铭刻的印记。

注释

  • 偃月形:指弯曲的月亮形状,形容竹炉的外观。
  • 岩扃:岩石的门闩,借指在山中煮雪。
  • 虚心未许如灰死:意指诗人不愿意心灵像灰烬那样死去,表达对生命的渴望。
  • 古色:古老的色彩,指古代的气息和风韵。
  • 清籁:清风中的竹笛声,象征清新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奕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竹炉》以竹炉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绿玉裁成偃月形”展现了竹炉的独特形状,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随后,诗人将竹炉与煮雪的场景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静谧的氛围。诗中“虚心未许如灰死”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心灵的追求,这种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偶免樵柯供土锉”表达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物质生活的超脱,表现出一种清幽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玉裁成偃月形:竹炉如同弯曲的月亮,形态优美。
  2. 偏宜煮雪向岩扃:适合在山岩中煮雪,显示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 虚心未许如灰死:表达诗人不愿心灵死去,渴望生命的热情。
  4. 古色人看似汗青:古老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
  5. 偶免樵柯供土锉:偶尔不需要柴火来供给,体现对自然的依赖。
  6. 尚疑清籁和陶瓶:怀疑清风与陶瓶的和谐,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思索。
  7. 达人曾拟同天地:有志之人希望与天地同在,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
  8. 上有秋虫为篆铭:秋虫的鸣叫如同铭文,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绿玉裁成偃月形”)、对仗(如“虚心未许如灰死”与“古色人看似汗青”)、意象等修辞,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竹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炉:象征着自然和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平和。
  • :象征纯洁与清新,映衬出诗人的情感。
  • 秋虫:代表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暗示人与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炉的形状被比喻为哪种形状?
    A. 圆形
    B. 偃月形
    C. 方形

  2. 诗人不愿意心灵死去,想要追求什么?
    A. 财富
    B. 宁静
    C. 权力

  3. “古色人看似汗青”的意思是:
    A. 古老的色彩让人看到历史
    B. 古色让人感到疲惫
    C. 古老的色彩让人失去信心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韩奕《竹炉》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皆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韩奕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强调孤独中的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韩奕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竹炉的意象与象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信安郑道人 送僧入五泄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怀赤松故舒道士 上杭州令狐使君 秋尽途中作 送衲僧之江西 上裴大夫二首 其二 上裴大夫二首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零蛋 包含箸的词语有哪些 谌训 艸字旁的字 包含普的词语有哪些 苦不堪言 如嚼鸡肋 云管 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痛心疾首 闉阙 尽心而已 朝过夕改 老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