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8:50
我有一端绮,花彩鸾凤群。
佳人金错刀,何以裁此文。
我有白云琴,朴斫天地精。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
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我有一块精美的绮绣,花色如同群鸾凤舞动。
佳人用金刀镶嵌,如何能裁剪出这美文呢?
我有一把白云琴,精心雕刻天地的灵气。
只怕粗俗的耳朵听不到,担心与众人同乐的声音相同。
指点法仙的法则,声声如同圣人的声音。
弹奏一次四季和谐,再弹奏一次中古的清音。
庭前的梧桐树枝,南风阵阵地吹来。
我更希望能得到师旷的理解,让他看到我内心的不轻浮。
贯休,字子休,号无可,唐代诗人。贯休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和深邃的哲理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音乐的结合。他的诗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对音乐和艺术的高度重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高雅艺术的情怀。
这首诗以音乐和艺术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和情感的渴望。开篇提到的“绮”和“鸾凤”,象征着诗人所向往的华美与高贵,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佳人用金错刀裁剪文辞,暗示着艺术创作的精致与难度。
随着诗意的展开,白云琴的出现则引入了自然的元素,强调了音乐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诗中提到“俚耳不使闻”,反映了诗人对大众口味的反思,表达了他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
在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指指法仙法”及“一弹四时和”展示了音乐的神圣与和谐美。最后以“庭前梧桐枝”和“南风生”结尾,营造出一种自然与音乐交融的氛围,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
我有一端绮,花彩鸾凤群。
佳人金错刀,何以裁此文。
我有白云琴,朴斫天地精。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
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高尚生活的向往。
“我有一端绮”中“绮”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云琴”象征什么?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中的“法仙”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