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40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往北两百里有一座山,名为发鸠山,山上长满了柘树,那里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叫做精卫。它的叫声自称是自己。这只鸟是炎帝的女儿,名叫女娃。女娃曾在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死,所以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木和石头,试图填平东海。漳水从那里流出,向东注入河流。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并不明确,属于先秦时期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想象。
该诗歌源于古代神话,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挑战。它讲述了女娃因溺水而化为精卫,执意填海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精卫填海》体现了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对抗自然的勇气。精卫鸟的形象不仅是对女娃悲惨命运的反映,也是对生命不屈精神的象征。诗中通过对精卫鸟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执着和不甘的精神,激励人们面对困境时要勇往直前。精卫不断衔木石填海的行为,蕴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对理想的追求,即便是再渺小的力量也有其存在的意义。这种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类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探索。
整首诗歌传达了坚持与不屈的精神,展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和命运时的勇气与决心。精卫填海的故事鼓舞人心,象征着不怕失败、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
精卫鸟的外形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文首
B. 白喙
C. 蓝足
D. 赤足
女娃化为精卫的原因是什么?
A. 受伤
B. 溺水而死
C. 追求自由
D. 失去记忆
答案:1.C,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