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时间: 2025-04-26 04:40:27

诗句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0:27

原文展示: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游客们来到皇家园林。 温暖的气息催生了新的景象,春天认出了旧时的兰草。 歌颂美德的先臣已逝,但成就之路的大树依然存在。 看到桐树仿佛靠近井边,看着柳树依然依偎在门前。 献出土地并非更换住宅,留下忠诚永远接受恩惠。 又期待着攀登桂树之后,再来欣赏繁花盛开。

注释:

  • 帝里:指京城。
  • 阳和日:阳光明媚的日子。
  • 御园:皇家园林。
  • 兰荪:兰草,比喻旧时的美好。
  • 咏德先臣:歌颂有德行的先臣。
  • 成蹊大树:比喻成就显著的事物或人。
  • 献地非更宅:指献出土地并非为了更换住宅。
  • 遗忠永奉恩:留下忠诚永远接受恩惠。

诗词背景: 作者畅当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览皇家园林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忠诚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游览皇家园林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新气象,又隐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后文通过对“成蹊大树”和“见桐犹近井”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忠诚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开篇点明时间和地点,描绘了春日阳光明媚,游客们来到皇家园林的景象。
  •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通过“暖催”和“春认”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新旧交替的情感。
  •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通过对先贤的怀念和对成就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通过对桐树和柳树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
  •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忠诚的赞美。
  •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以攀桂和赏花为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 兰荪:象征旧时的美好和传统。
  • 成蹊大树:象征成就和历史。
  • 桐树、柳树:象征宁静和怀旧。
  • 攀桂:象征追求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暖催新景气”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天的到来 B. 温暖的气息 C. 新旧交替
  2. “成蹊大树存”中的“成蹊”是什么意思? A. 成就显著 B. 大树 C. 历史
  3. 诗中“献地非更宅”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忠诚 B. 更换住宅 C. 献出土地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维《鸟鸣涧》: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畅当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子春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三和谢娱亲堂扁 次韵晁子与 赠赵当可 画堂春 春思 无题 次韵次尹俊卿梅花绝句 其五 江梅 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次韵晁子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悬壶问世 包含厅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倾筐倒箧 洽愿 滇缅公路 呛咳 羔羊素丝 善饭 计行言听 必以情 包含伤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一辞同轨 里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