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8:44
原文展示: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文同 〔宋代〕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 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
白话文翻译:
青春已经过去六十天,正是我们共同携带乐器出游的好时光。 莺鸟和花朵似乎有意要扰乱我们的心情,风雨为何要如此长久地停留。 南园的彩棚映衬着绿树,西湖的画舫停靠在清澈的水边。 何时云层能够散去,晴朗起来,我愿意举杯与你共饮。
注释: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文同在春日雨中写给友人的寄语,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期待,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雨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期待。诗中“青春已破六十日”一句,直接抒发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而“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后两句通过对南园和西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而结尾的“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饮的期待,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雨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期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饮的愿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春已破六十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流逝的无奈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青春的期待 答案:A
“莺花有意欲恼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中“几时云阴得敛霁”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对晴朗天气的期待 B. 对雨天的喜爱 C. 对阴天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