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19
长门回首泪盈襟,
琵琶只弹薄命吟。
休问丹青受金否,
丹青得无用意深。
君王万几日日有,
忍令粉黛惑其心。
况因丹青力,
暂受君王恻。
和戎苟有利,在胡犹在国。
一时丹青手,但易妍媸色。
古来更有如簧舌,
鹿可为马白可黑。
吁嗟乎鹿可为马白可黑,如此丹青杀亦得。
回首长门,泪水湿透衣襟,
琵琶只在弹奏一曲薄命的哀吟。
不要问画作的价钱高低,
画作没有深意又有什么用呢?
君王每天朝夕忙碌,
怎忍心让粉妆黛眉迷惑了他的心?
况且因为画作的力量,
暂时得到了君王的怜悯。
和戎如果有利,
在胡地也好,在国土也罢。
一时的画师,仅仅是替换了美丑的色彩。
自古以来,舌尖上的谎言,
鹿可以称为马,白色可以变黑。
唉,鹿可以称为马,白色可以变黑,这样的画作也能杀人。
作者介绍:温纯,明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作品多表达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以王昭君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她命运的同情和对权力关系的批判。昭君因美貌被选入宫,却不得不忍受远嫁异国的悲剧,反映了女性在历史中的悲剧命运。
《昭君怨》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通过对王昭君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无奈与悲剧。诗中通过琵琶的弹奏,传达出昭君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再现历史人物的悲剧,更是在对权力与美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
温纯通过“君王万几日日有,忍令粉黛惑其心”,揭示了权力的冷酷无情,暗示即使是美丽的女子,也可能被权力游戏所牺牲。诗中对于“丹青”的反复提及,既是对艺术的赞美,也隐含对其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强调了艺术与现实的矛盾。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以“鹿可为马白可黑”作为结尾,极具讽刺意味,指出了社会的虚伪与不公,艺术的美丽与真实之间的矛盾,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如“丹青”代表艺术)、对仗(如“妍媸色”)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揭示了女性在历史中被动与无奈的命运,反映了社会对美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昭君怨》的主要人物是谁?
“丹青”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鹿可为马白可黑”是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