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7:17
昭君怨·学道须凭一志
学道须凭一志。无志难逃生死。
对境志如山。自然安。
万法不离清净。性定方能得命。
会得这玄空。道必通。
学习道理必须依靠坚定的志向。没有志向,就难以逃脱生死的轮回。面对外界的事物,志向如同巍峨的山峦,自然能够安定心神。万法都不离清净的本性,只有心性稳定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领悟到这种深邃的空灵,才会明白道理必然会畅通无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虽不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其中提到的“志如山”与“万法不离清净”反映了道教和佛教中的一些理念,如坚定的信念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本诗的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佚名作品。宋代是中国文学繁荣的时期,诗词创作风格多样,常常探讨哲理与人生。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在道教或佛教的氛围中创作,强调修道的决心与内心的清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真谛的探求。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修道过程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开头的“学道须凭一志”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修道的基础,即要有坚定的意志。可以看出,诗人对志向的重视反映出他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接着提到“无志难逃生死”,则表明没有目标的人生是徒劳的,无法摆脱生死的困扰。这种生死的哲学反映了道教对轮回的理解,也与佛教的解脱思想相呼应。
诗中“对境志如山”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面对外界的喧嚣与诱惑,内心的志向如同高山一般坚定不移,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强大与宁静。
最后“万法不离清净,性定方能得命”总结了诗的核心理念,强调只有在清净的心态下,才能理解生命的真谛。这种对内心修炼的重视,传达了一种超然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修道的核心在于坚定的志向与内心的清净,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传达了追求真理和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思想,强调了内心的修炼与志向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学道须凭”的是什么?
“无志难逃生死”是什么意思?
“对境志如山”中的“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