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7
红妆千里为和亲,
倾国芳姿画未真。
不恨妾身投塞外,
却怜汉室竟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为了和亲而远赴千里之外,她的美丽容颜即使在画中也未能真实展现。她并不怨恨自己被送往边塞的命运,却深感汉室(即汉朝)无人可依,感到无比的惋惜。
这首诗提到的“和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主要是为了稳固边疆与异族的关系。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和亲公主,如王昭君,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幸福的典型。诗中所描绘的汉室无人,反映了当时汉朝的衰落与无奈。
《昭君怨》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透过一个古代女子的视角,展现了和亲这一历史现象的复杂性与悲剧性。诗的开头以“红妆千里”为引,设定了一个华丽却又充满不安的背景,表现出女子的美丽与命运的对比。接着“倾国芳姿画未真”,不仅赞美了她的美丽,也暗示美丽无法改变她的命运,甚至连画中的美丽也无法真实地捕捉她的内心感受。
“妾身”自称展现了她的卑微与无奈,而“投塞外”则是个体命运的悲惨体现。最后一句“却怜汉室竟无人”更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她对汉室衰落的无奈与心痛,体现出一种对国家的关切与对个人命运的悲哀。整首诗在抒情中渗透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美丽诗句的同时,也感受到深刻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红妆千里”为何含义?
A. 远行的妆容
B. 美丽的装扮
C. 传统的服饰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妾身”表示什么?
A. 自豪
B. 卑微
C. 富贵
D. 忍耐
“却怜汉室竟无人”中“汉室”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汉朝
D. 明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